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家窑文化的意思、马家窑文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家窑文化的解释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 甘肃 临洮 马家窑 ,故名。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考古学文化,其核心特征和内涵可概括如下:

一、命名与发现
该文化因1923-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及其团队调查发掘。早期曾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后独立命名。

二、年代与分布

三、文化特征

  1. 彩陶艺术
    以黑彩为主,红、白为辅,纹饰繁复精美,包含漩涡纹、几何纹、蛙纹等,代表器物有双耳罐、盆、壶等。彩陶绘制使用毛笔,线条流畅,被誉为“中国彩陶之冠”。

  2. 经济形态
    以粟、黍种植为主,兼营畜牧(猪、羊)和渔猎,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

  3. 社会与信仰
    聚落规模较小,房屋为半地穴式;社会结构以氏族为单位,尚未明显阶级分化。彩陶纹饰可能反映自然崇拜。

四、文化分期
分为四个连续发展阶段:

五、历史地位
作为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分支,马家窑文化展现了黄河上游史前文明的高度成就,其彩陶数量与艺术水平居全球同期文化前列,2014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它诞生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区。马家窑文化以其独特的陶器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而闻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马家窑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马”、“家”和“窑”三个汉字。其中,“马”字的部首是马,笔画数为3;“家”字的部首是宀,笔画数为8;“窑”字的部首是穴,笔画数为8。

来源

马家窑文化的来源与马家窑地区的考古发现有关。20世纪70年代初,河南省新县境内马家窑村一带发现了大量的马家窑遗址,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在进一步研究和发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繁体

马家窑文化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馬家窰文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差异,但以现代汉字为基准,马家窑文化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

例句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精美绝伦,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组词

马家窑、窑址、陶器、考古、文化遗产

近义词

马家窑文明、马家窑艺术、马家窑遗产

反义词

其他文化、其他陶器制作文化、其他考古遗址

别人正在浏览...

倍极禀体不谢参画畅行无碍茶毗垂螺黜削慈宠聪明才智雕胡鼎郊观兜老底多藏厚亡恶妇二张梵心飞溢風槎丰伟富贵不淫缚舌交唇改善共用天线系统关鼻古成过雷火蓼牋草将阳健吏牋疏记结疾人橘颂开诚麟止门卒拧成一股绳披薄青畴穷系然灰弱枝十二金钗十二兽死数随人作计苏醒胎记贪迷腾波退躲脱稿雯盖握灵蛇之珠悟捷湘绣霞思云想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