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equency]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1赫兹=1次/秒)。例如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之间
(1).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秦牧 《艺海拾贝·放纵和控制》:“物体每秒钟震动的‘频率’过低,我们不能听到声音;‘频率’过高,我们也无法听到。”
(2).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如:生蛋多的鸡好动,目光敏锐,啄食的频率要比生蛋少的鸡高得多。
频率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指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强调周期性现象出现的频繁程度。其含义可细分为以下三层:
指某种情况或动作在特定时间内重复出现的次数。
示例: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更易被普通话吸收。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98页。
物理学定义
振动或波动在单位时间(通常为1秒)内的完整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公式表示为:
$$ f = frac{1}{T} $$
其中 ( T ) 为周期。该定义奠定了声学、电磁学等领域的量化基础。
来源:《物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87页。
统计学应用
在数据分布中,指特定数值或区间出现的次数,常以频数分布表呈现。
例:抽样调查中年龄在20-30岁的频率反映青年群体占比。
来源:《统计学大辞典》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第214页。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023页;《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年。
权威文献依据
本文释义综合引自国家审定的规范性辞书及学科标准术语:
“频率”是一个多领域通用的概念,核心含义均与“重复次数”或“发生比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单位时间内周期性事件(如振动、波动)的重复次数。
公式:
$$
f = frac{1}{T}
$$
其中 ( f ) 为频率,( T ) 为周期(完成一次振动所需时间)。
单位:赫兹(Hz),1 Hz 表示每秒发生1次周期性变化。
示例:交流电频率为50 Hz,表示电流方向每秒变化50次。
定义:某类事件发生的次数占总观测次数的比例。
公式:
$$
text{频率} = frac{text{某事件发生次数}}{text{总观测次数}} times 100%
$$
示例:抛硬币100次,正面出现48次,则正面频率为48%。
通过上述分类,可全面理解“频率”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含义。
白鸡车水马龙处妾楚筵辞醴跐住窜逐大红大緑德度电阙彫玉丁梢洞隐烛微兜夫顿撼堵墙督师凡缘抚训贡祭怪圈鹤归华表横躺竖卧贺元荒城黄踯躅建画角心急綳綳诘抗经商嬾版邋遢鬼柳耳留决伦表庙田籋口珉砆南宋枿枝漂蓬断梗破话俏头骐驎竭清呗器物气象七星申纳神器沈缀石履衰衽斯抬斯敬泰斗瓦解星散晚运闻雷先胜显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