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惮的意思、恶惮的详细解释
恶惮的解释
厌恶畏惧。《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
词语分解
- 恶的解释 恶 è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好美爱善 恶 ù 讨厌,憎恨,与“好(刼 )”相对:可恶。厌恶。好(刼 )恶。 好美爱
- 惮的解释 惮 (憚) à 怕,畏惧:忌惮。惮服。肆无忌惮。过则不惮改。 劳苦,因劳成疾:哀我惮人。 惮 (憚) á 震赫,撼动:惮赫(声势浩大)。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恶惮”为古汉语复合词,由“恶”(wù)与“惮”(dàn)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因厌恶某事而产生的畏惧或抵触心理,常用于描述对不义之举或强势压迫的抗拒态度。《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因憎恶而忌惮”,强调情感与行为上的双重排斥。
从构词角度分析:
- “恶”(动词)表憎恶,《说文解字》注:“恶,过也”,引申为心理上的嫌厌;
- “惮”(动词)表畏惧,《广雅》释:“惮,畏也”,侧重行为上的回避。
例证可见于《后汉书·窦融传》:“嚣(隗嚣)恶惮其出,欲速进兵”,此处描述隗嚣因忌惮窦融出兵而急于行动的史实,体现“恶惮”在历史语境中的实际应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献研究或特定修辞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恶惮”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含义:指厌恶和畏惧,表示对某事物或行为既感到反感又心存惧怕。
- 拼音:è dàn(“恶”读第四声,“惮”读第四声)。
2.出处与例句
- 源自《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
此句描述百姓因厌恶且害怕被征发远途劳役,而陷入纷扰不安的状态。
3.结构与用法
- 结构:“恶”为上下结构,表厌恶;“惮”为左右结构,表畏惧。
- 语境: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补充说明
- 近义词:憎恶、忌惮(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 权威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工具书均收录该词,释义一致。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鼻笛鄙诈不了事承天敕准除疾雌雄树倒帐嘀嘀咕咕东奔西走独脚仙泛涌分道风仪告求关心含道罕发豪爽隳形嘉膳家支借若冀缺积岁累月开赦昆岭连头聊尔鳞甲驎驹临视吏人龙飞凤翥麦酒明糚扳谈阙少趋行伤春沈缀虱虫石中黄收服水状元输税肃柬泰逢糖葫芦田游土田望砖缊缕武剧雾沈云暝五羊城物役校短推长屑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