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冀缺的意思、冀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冀缺的解释

亦作“兾缺”。 郤缺 的别名。 春秋 时 晋 人。因其父 芮 封 冀 ,故又称 冀缺 。 臼季 见其耕于 冀 野,夫妻相敬如宾,荐之于 晋文公 。后代 赵盾 为政。谥 成子 。参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晋语五》。 晋 陶潜 《劝农》诗之四:“ 冀缺 携儷, 沮 溺 结耦。” 唐 欧阳詹 《出门赋》:“慜 灵輙 於困穷,举 兾缺 於垄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冀缺”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历史人物

冀缺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缺的别名。其父郤芮因封地在冀(今山西河津),故郤缺也被称为冀缺。
生平事迹:

  1. 耕于冀野:臼季(晋臣)曾见冀缺与妻子在田间耕作时仍保持相敬如宾的礼节,认为其德行高尚,遂推荐给晋文公。
  2. 政治成就:后接替赵盾执掌晋国朝政,谥号“成子”,是晋国重要政治人物。
  3. 文献记载:相关事迹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晋语五》等史籍。

二、作为词语释义

部分辞书(如汉典、查字典)提到“冀缺”可形容悲痛而愤怒的情绪,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需注意语境区分。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历史人物相关解释更具普遍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冀缺的意思

《冀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希望得到但又缺少的东西。它描述了人们心中渴望所追求的事物,但现实中又无法实现的心理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冀」的部首是「冖」,并且它是由「冫」和「米」两个部首组成的。它的笔画数是4画。 「缺」的部首是「缶」,并由「缶」和「夬」两个部首组成。它的笔画数是7画。

来源

《冀缺》源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一句诗:「冀其友声,缺其邻里。」大意是希望能够听到朋友的声音,却缺少邻里的同伴关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渴望而又失落的心情。日后,这个词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们追求但无法实现的心愿。

繁体

《冀缺》的繁体字书写为「冀缺」,与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常常使用篆书进行书写,因此古时候的「冀缺」写法为「冀缺」。

例句

1. 他总是冀缺着更高的职位,但实际上却没有做出任何努力。

2. 孩子们期望着寒假的游玩,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只能冀缺着。

3. 人们都冀缺着和平的生活,可是战争却依然存在。

组词

1. 冀望:希望、期待。 2. 缺失:不完整、欠缺。 3. 冀求:渴望、追求。

近义词

1. 渴望:期待、盼望。 2. 期盼:期待、盼望。 3. 殷切:非常渴望、热切。

反义词

1. 满足:满意、达到要求。 2. 实现:完成、达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