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班姬的意思、班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班姬的解释

(1).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倢伃 。名不详。 成帝 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后为 赵飞燕 所谮,退处东宫,作赋自伤。 成帝 去世后,充奉园陵。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洛川 神女,尚復不惑 东阿 ;世上 班姬 ,何关君事。” 唐 刘驾 《皎皎词》:“ 班姬 入后宫, 飞燕 舞东风。” 明 高启 《秋风引》:“入 班姬 之永巷,过 襄王 之高臺。” 清 朱受新 《流萤词》:“莫入 班姬 金阁里,恐随团扇落秋风。”

(2).指 班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班姬 《女戒》,足称母师也。” 唐 张说 《唐西台刺史徐府君碑》:“ 班姬 父兄,文雄 汉 室; 左思 女弟,词蔚 晋 宫。” 清 秋瑾 《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丽句天生 谢道韞 ,史才入目 汉 班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班姬,又称班婕妤,是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文献中具有特殊文化意涵的专称,特指西汉时期著名女作家班婕妤。其名最早见于《汉书·外戚传》,本名不详,“婕妤”为汉成帝后宫妃嫔封号,因其才德出众,后世常以“班姬”尊称。

从词义演变看,“班姬”一词在汉语中逐渐成为“才女”“贤妃”的文化符号。《汉语大词典》释其为“汉代班况之女,班彪之姑,成帝时入宫为婕妤”,强调其出身儒学世家及文学贡献。其生平事迹载于《汉书》,曾以《团扇歌》(又名《怨歌行》)借物抒怀,开创宫怨诗先河,该作品被南朝萧统收录于《文选》。

历史评价方面,班姬被历代文人视为女性德才兼备的典范。唐代李善注《文选》称其“词旨清捷,怨深文绮”,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评其作品“寄兴微婉,得风人之旨”。现代学者考证认为,班婕妤的文学创作对六朝闺怨诗、唐代宫词均有深远影响,相关研究可见于《中国妇女文学史》等权威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班姬”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文化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班姬”最初指西汉女文学家班倢伃(班婕妤),后也用于指东汉史学家班昭。该词常用来形容才情出众、德才兼备的女子。


历史人物解析

  1. 班婕妤(西汉)

    • 身份:汉成帝妃子,著名才女,工诗善赋,以德行闻名。
    • 典故:
      • 辞辇之德:拒绝与汉成帝同乘辇车,以“圣贤之君皆有良臣在侧”劝谏帝王,被太后赞为“今之樊姬”。
      • 团扇自喻:失宠后作《怨歌行》(又名《团扇诗》),以秋扇喻女子被弃,衍生典故“班姬团扇”。
  2. 班昭(东汉)

    • 身份: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续写《汉书》,参与政事,著有《女诫》。
    • 贡献:东汉宫廷女师,号“曹大家”,其才学与德行成为后世典范。

文学与文化意义


延伸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或人物事迹,可参考《汉书·外戚传》或《后汉书·列女传》。

别人正在浏览...

罢论冰榭百色起义搏膺诚绩嗤鄙初刻楚雪大气压点翰迭扑叮嘱短缩多许少与峯岫岗卡梗拒官衙诡僻赫奕获命绛台接洽禁所计要拘坼狙击手喇喇蛄,拉拉蛄兰戺良蜩两姨灵妙龙睛凤颈銮斾緑叶成阴卖空媒妇砰砰日録僧单赏春煞住设醮审案神龙见首不见尾手不停挥水位硕德桃康天生天杀铁里温退犀晩晌帷宫误点五斗粟无性无颜帢伭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