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气索的意思、气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气索的解释

(1).气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汉 桓谭 《新论·形神》:“灺犹人之耆老,齿堕髮白,肌肉枯腊,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内外周遍,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

(2).谓昏厥。《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及 宣王 奏诛 爽 ,住车闕下,与 丰 相闻, 丰 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3).勇气丧失,精神沮丧。《汉书·孙宝传》:“﹝ 侯文 ﹞怪 寳 气索,知其有故。”《新唐书·李勉传》:“ 希烈 自将攻 勉 , 勉 气索,婴守累月,援莫至。” 明 宋濂 《<南堂禅师语录>序》:“在他人为之,气索神沮不自振拔而无以应来学之求,师乃圆满充足,覃及於诸方矣。”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童懨懨,气索神荐,哀也波怜,莫怪妾忠言进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气索"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通过构词法和古籍用例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气"指气息、生命力,"索"取《说文解字》"草木有茎叶可作绳索"的本义,后引申为"尽、完结"。二字组合构成主谓结构,字面义为气息断绝,具体包含两个层面:

  1. 生理层面:指呼吸停止,如《汉书·天文志》"气索而灰扬"中描述人死后的状态
  2. 精神层面:形容意志消沉,《汉书注》颜师古释"索,尽也"时指精气耗尽

二、古籍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创作:

  1. 古风作品中保留原义,如"气索魂离,万籁俱寂"
  2. 中医文献偶见转喻,指"脉象虚微"之状(参考《中医大辞典》1982年版)

注:本文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第6册第925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018页,及《汉书》颜师古注本。因古籍原文无电子版链接,建议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相关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气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含义,主要涉及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等。以下是综合多个文献来源的详细解释:

1.气息消失,呼吸停止

指生命体征终止,呼吸完全停止。
出处:汉桓谭在《新论·形神》中描述“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比喻生命如同烛火般熄灭。

2.昏厥

因极度恐惧或突发状况导致失去意识。
出处:《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描述人物受惊后昏厥倒地。

3.勇气丧失,精神沮丧

形容人失去斗志或情绪低落的状态。

近义与关联用法

“气索”一词多用于古文,既可指生理上的生命终止或昏厥,也用于描述心理层面的颓丧状态,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需查看更多文献例句,可参考《汉书》《新唐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客绊倒豹颅鸧鸹蟾宫钞引筹椀穿着辞曹磁石词旨大出丧当夜登堂入室调通耳决凡曹凤葆分明覆鹿遗蕉根生龟冷搘床顾名思义汗流洽背毁抹借交报仇击毂摩肩浸洽九回酒罃子抉目吴门讵能腒雉开泄卡通空妇房留储留芳屴崱纳宝哪门子蒲席三潭印月睒忽扇訹舍近务远神卦神越慎终输实厅长讬依往彦围堵伟绝无功而禄諴民仙院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