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温诏的意思、温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温诏的解释

词情恳切的诏书。 宋 朱熹 《次秀野春晴山行纪物之句》:“侧闻温詔询耆艾,好趁春风入殿衙。”《明史·齐王榑传》:“王性凶悖,朕温詔开諭至六七,犹不悟,教授辈如王何?”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宁古塔纪略》:“天心嗟嘆,温詔下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温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温诏(拼音:wēn zhào)指词情恳切的诏书,通常用于形容古代帝王以温和、恳切的态度下达的官方文书ue。其中,“温”表示温和、温暖,“诏”指帝王颁布的命令或文书。


详细解析

  1. 词义核心
    强调诏书中的情感色彩,即君主在颁布命令时带有劝慰、关怀的语气,而非强硬或命令式的态度。例如《明史》中提到“朕温诏开谕至六七”,即明成祖多次以温诏书劝诫齐王ue。

  2. 历史用例

    • 宋代朱熹在诗作中写道:“侧闻温诏询耆艾,好趁春风入殿衙”,形容皇帝以温诏书询问长者意见。
    • 清代叶廷琯的记载中,“天心嗟叹,温诏下颁”也体现了君主通过恳切的诏书表达对臣民的体恤。
  3. 与其他词汇的关联

    • 近义词:软温、温谕(均指温劝告或命令)。
    • 反义词:严诏、敕令(语气强硬的官方文书)。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描述古代帝王通过诏书展现仁政或安抚臣民的举动。例如《明史》记载君主用温诏劝导性格暴戾的藩王,或朱熹以诗句反映朝廷的温和政令ue。


注意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温诏”扩展解释为“温和善诱的劝告”,但根据古籍用例,其核心仍指向帝王诏书的情感色彩,而非普通劝告ue。

网络扩展解释二

温诏

温诏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温和和诏告。

拆分部首和笔画

温字由水部和文部组成,拆分部首为水,笔画数为12。

诏字由讠部和召部组成,拆分部首为讠,笔画数为11。

来源

温诏起源古代的官方行文方式,是指君主向下级官员下达命令或者告示。它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方面,温意味着言辞温和、细腻,表示君主对下级官员或百姓的关切和温情;诏则代表命令、告示。因此,温诏意为用温和的口吻向下级官员下达命令或者告示。

繁体

温诏的繁体字为「溫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温诏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有些资料中可能显示为「溫誚」,但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温诏在古代是君王对臣下的一个很重要的传达方式。

组词

温柔、诏书、温情

近义词

谕旨、檄文、命令

反义词

慰问、奖励、赞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