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神的意思、得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神的解释

(1).谓得到神灵(降临)。《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后汉书·杨赐传》:“或得神者昌,或得神者亡。”

(2).谓得其神韵,形容逼真。《红楼梦》第十九回:“素日这里有个小书房内曾掛着一轴美人,画的很得神。”

(3).犹得意。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 大保 甚为得神。”

(4).中医学名词。谓有神气。《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吴崑 注:“神者,心主所藏,以为君主……若心主明,十二官守位禀命,谓之得神,如此养生则昌而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得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形容表演或技艺生动传神,富有神韵

    • 释义: 指在艺术表演(尤其是戏曲、舞蹈)或技艺展现中,演员或表演者能够准确把握角色的精神气质,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将内在情感和人物精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达到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的境界。强调的是一种超越技巧、触及灵魂的表现力。
    • 例句:
      • 这位演员扮演的诸葛亮真是得神,把人物的智慧与儒雅演绎得入木三分。
      • 他的书法笔走龙蛇,尤其最后几个字写得特别得神。
    • 来源参考: 此释义常见于对戏曲、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的评论与分析中,相关论述可参考《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中国艺术美学》等著作。
  2. 中医脉诊术语,指脉象有神

    • 释义: 在中医诊断学中,“得神”是判断脉象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指脉象表现出“有神”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脉来从容、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这种脉象通常反映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充盈,是健康的征象之一。与之相对的是“失神”(脉象散乱、微弱、无根)。
    • 解释: “神”在此指生命力、正气的外在表现。“得神”即脉象中蕴含并显示出这种旺盛的生命力。
    • 来源参考: 此释义源于中医经典理论,相关论述可详阅《黄帝内经》、《脉经》(王叔和著)、《濒湖脉学》(李时珍著)等中医典籍。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如《中医诊断学》对此亦有明确阐述。

小结: “得神”的核心在于“获得或表现出内在的精神、神韵或生命力”。在艺术领域,它是对高超艺术表现力的赞誉;在中医领域,它是判断生命活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征。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得神”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中医学核心含义(主要应用领域)

  1. 定义
    指人体精气充足、神气旺盛的健康状态,是生命活力的体现,源自《黄帝内经》中“得神者昌”的理念。在疾病中表现为正气未伤,属轻症。

  2. 临床表现

    • 神志清晰,语言流畅
    • 目光明亮有神,面色红润
    • 呼吸平稳,动作灵活
    • 肌肉饱满,反应灵敏
  3. 预后意义
    中医认为“得神”是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得神者虽病易愈。

二、其他语境延伸含义

  1. 神灵信仰
    古代文献中指神灵降临,如《左传》记载国家兴亡与“得神”相关。

  2. 艺术评价
    形容作品传神逼真,如《红楼梦》中“画得很得神”。

  3. 精神状态
    日常用语中可表示得意或精神焕发,例如“升职后显得神采奕奕”。

三、词源发展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如《左传》),中医学说使其成为专业术语,近现代又衍生出艺术和日常用法,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注:如需了解中医“失神”“假神”等对比概念,可进一步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爱敬安集按下百感交集禀令拨剌噌叹钞暴谶词当案大谊帝宫恩田耳孔二桃泛响法术非笑锋巨封豕长蛇负笈游学勾拽贯洽贵事过街门狠酒化儿荒甸护将沪江皛白教育学蕺菜击床京兆眉妩进行诀绝夸嫮梁驺漫不加意昧旦美酒秒摆明熀熀情有独钟琼爢全养濡霈善与人交渗人史部虱处裈死告活央送诗篇通才练识桐城派碨垒销折携扶歇马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