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条式的意思、条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条式的解释

(1).条文法规。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李公墓志铭》:“始命由文由课而仕者,岁得调,编类条式。”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候诸路逐年申到数目揭贴,仍令户部指挥诸路提刑司依封桩钱物法条式施行。”《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诸官司承准传宣、内降与奏请及面得旨,事无条式者,申中书、枢密院覆奏。”

(2).谓制定程式。《周书·苏绰传》:“然诸曹疑事,皆询於 绰 而后定。所行公文, 绰 又为又条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条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条文法规
    指具体的法律条文或规章制度,常用于描述具有规范性的文本依据。例如古代法典中的具体条款。
  2. 制定程式
    指通过规定流程或格式来确立某种标准,多用于公文、文书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二、古籍中的具体应用

  1. 作为法规条文
    • 唐代元稹在《唐故中大夫李公墓志铭》中提到“编类条式”,指对法规进行分类整理。
    • 宋代苏辙的奏札中也提到“依封桩钱物法条式施行”,强调按法规执行。
  2. 作为制定程式
    • 《周书·苏绰传》记载,苏绰为规范公文格式“又为条式”,即通过统一程式提高行政效率。

三、总结

“条式”在古代多用于法律和行政领域,兼具“条文内容”与“制定方法”的双重含义。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历史制度时仍有参考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条式》的意思

《条式》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按照条目、项目排列的方式。它通常用于指代书籍、文件、文件夹、会议议程等的组织形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条式》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一部分是“束”字的部首“木”,另一部分是“知”字的部首“矢”。根据汉字的书写规则计算笔画,可以得出拆分后的两个部首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条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书籍中,用来描述文章的组织方式。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條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条式》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中,「條」字的右边会多加一点,表示词义的扩展。「式」字的写法也稍有不同,竖起的部分通常会更加窄长,而横的部分则会更加粗短。

例句

1. 这份报告按照条式编写,让读者一目了然。

2. 请你按照条式整理这些文件。

组词

条理、条目、式样、书籍、文件夹、会议议程

近义词

形式、格局、结构、布局

反义词

混乱、杂乱、无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