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文交付。《魏书·卢同传》:“奏出之日,黄素朱印,关付吏部。”
“关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关付”读作guān fù(注音:ㄍㄨㄢ ㄈㄨˋ),意为“行文交付”,即通过正式文书进行传递或交接。该词多用于古代官方或公文场景,例如将奏章、文件加盖印章后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2. 文献出处
《魏书·卢同传》中记载:“奏出之日,黄素朱印,关付吏部。” 此句描述了奏章完成并加盖红色印章后,正式交付吏部存档或执行的过程,印证了“关付”的用法。
3. 其他释义
部分资料提到“关付”可能作为量词使用,指中药的剂量(同“服”),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
总结
“关付”的核心含义是古代公文传递的特定术语,强调通过正式文书完成交付流程。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魏书》等历史文献或权威字典。
关付是一个动词词组,表示付款、支付。它通常用于商业或金融的语境中,指的是完成一笔交易时支付货款或款项。
关付的部首是关(门),表示与门相关;付是由贝(贝壳)和寸(英寸)组成,表示付出。
关的笔画数为 6;付的笔画数为 5。
关付源自古代汉语,由关和付两个独立的词汇组合而成。关指的是门,表示贸易活动中的进门打照、检验;付表示支付货款。
关付的繁体字为「關付」。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关付可以写作「關付」。
1. 在购买商品时,请确保能关付交易所需的费用。
2. 请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日期关付货款。
关付可以与其他词组成以下组合:
1. 关付款项
2. 关付账单
3. 关付合同
关付的近义词包括:支付、付款、缴费、结算。
关付的反义词包括:收款、收入、赊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