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旁期的意思、旁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旁期的解释

亦作“ 旁朞 ”。旁系亲属的丧服。《周礼·春官·司服》“凡凶事,服弁服” 郑玄 注“其服斩衰齐衰” 唐 贾公彦 疏:“天子诸侯絶旁期,正统之期犹不降,故兼云齐衰,其正服大功,亦似不降也。”《新唐书·儒学传下·陈贞节》:“ 煬 , 伯禽 子, 季氏 远祖,尚不为限,况天子篤亲亲以及旁朞,谁不曰然?”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积非追服之名辨》:“诸侯絶旁期,本不为兄弟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旁期"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古语词,其核心语义可分解为:

  1. 旁:指非正位的、次要的亲属关系,《说文解字》释为"溥也,从二阙,方声"(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2. 期:原指丧服制度中的服丧期限,《仪礼·丧服》载"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大夫为适子,期年"

合称"旁期"特指中国古代丧服制度中的次级服丧期限,区别于直系亲属的正期。该制度在《礼记·丧服小记》有载:"旁期以下,诸侯绝,大夫降",郑玄注云:"旁期,谓旁亲所降之大功、小功也"(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正义》)

需要注意的是,"旁期"作为专业礼制术语,主要见于《三礼》注疏及清代考据学著作,如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多次论及该概念的适用边界(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现代汉语通用词典因收词取向不同,多未收录该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旁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古代礼制及文献分析:

一、基本解释

旁期(拼音:páng qī)主要指旁系亲属的丧服制度,属于古代丧礼中的服丧期规定。该词在《周礼》《新唐书》等古籍中有记载。

二、详细说明

  1. 丧服制度中的含义
    指为旁系亲属(如兄弟、伯叔等非直系亲属)服丧的期限。古代礼法规定,天子或诸侯需为直系亲属服丧(如斩衰、齐衰),但旁系亲属的丧服期较短,称为“旁期”。例如《周礼》郑玄注提到“天子诸侯絶旁期”,即对旁系亲属的服丧期可减免。

  2.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出“旁期”可指“次要或相邻的时期”,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读。

三、文献引用

四、总结

“旁期”在古籍中多指丧服制度中的旁系亲属服丧期,需结合古代礼制理解。其他引申含义需谨慎考据。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丧服制度,可参考《仪礼·丧服》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神定魄翱翱谤忌邦瑞豹旅布冒出群蹄锄治单纯词大商调役顶风顶门针子笃懒覆背供菜管城颖横口虹霓红麒麟洪厓逭遁黄檗宗华实相称怙恶不悛建筑物近什祭史君命駏虚列罗陵厉礼钱流香木呆恼损聘期铺位箧衍泣哭丘首起重机蜃衞申展私盐包素幅素将贪婬天语体态晚粳宛转蛾眉文行出处渥沛乌台旧案无仪下唇香粒相如檄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