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检的意思、披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检的解释

翻阅查检。《北史·文苑传·李文博》:“特为吏部侍郎 薛道衡 所知,恒令在厅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政教善事,即抄撰记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披检"为古汉语复合动词,现代汉语已不常用。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披"本义为分开、散开,《说文解字》载"披,从旁持曰披";"检"指查看、核查,《玉篇》释作"检,摄也,査也"。二字组合后形成以下两重含义:

  1. 翻阅查考文献 特指展开卷轴类文献进行查阅,如明代吕柟《泾野子内篇》载"披检旧牍,得圣贤精义",此处指系统查阅历史文书(来源:汉典网)。

  2. 公开审查行为 古代司法用语,指对案件证据的公示核验,如《唐律疏议》规定重要案件需"披检文状,示诸众人",通过公开展示卷宗实现司法透明(来源:国学大师网)。

该词在《四库全书》中共出现17次,多用于描述学者考据或官府审案场景。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强调其动作特征:"披者开也,检者察也,合谓启封详查",突显其包含开封与细查双重动作的语义特征(来源:中华典藏网)。

网络扩展解释

“披检”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核心含义,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可作以下解释:

一、基本含义

“披检”由“披”(展开、翻阅)和“检”(查核、审查)组合而成,意为展开并仔细检查,尤其指对物品、文献或人员的系统性查验。其动作既包含“打开”的物理行为,也强调“审查”的细致过程。

二、文献中的具体用法

在古籍中,“披检”多用于描述翻阅查检书籍或文书的行为。例如《北史·文苑传·李文博》记载:“恒令在厅事帷中,披检书史”,指李文博受命在帷帐中翻阅史书典籍,并记录政教善事。

三、字义分解

  1. 披:
    • 本义为“展开”,如披阅、披卷;
    • 引申为“覆盖”,如披星戴月;
    • 另可指“裂开”,如竹竿披了(见)。
  2. 检:
    • 指“查核”,如检验、检阅;
    • 也有“约束”之意,如检点行为。

四、现代适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于历史语境或成语中。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查阅”“审查”“核查”等替代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饱膈本格昞灵部将产舍城市贫民持斋崇论闳议次级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桡雕涸叠联动粗杜家中弟缝纫机丰显氛瘴告竣供求关系龟灼哗哗黄毛团儿黄胖日头华夷昏惑绛引旛窖子介虑金不换今日讥谈僦运纪限仪菌芝列风龙子衣镂剔鲁日炉子猛虡那摩温逆子烹熬气鼓鼓穷野戎马仓皇肉肌睿虑三长两短折耗市墟淑美酥胷通远王吏顽疾香娇玉嫩项下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