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王仲瞿<穀城西楚霸王墓诗>》:“衣冠狼藉悲 王导 ,戎马仓皇用 李纲 。” ********* 《月夜怀刘大杰》诗:“青山难望海云堆,戎马仓皇事更哀。”
“戎马仓皇”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历史渊源
出自清代王仲瞿《谷城西楚霸王诗》:“衣冠狼藉悲王导,戎马仓皇用李纲。”。
现代作家郁达夫在《月夜怀刘大杰》中也曾引用:“青山难望海云堆,戎马仓皇事更哀。”。
语法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详细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汉典、乐乐课堂等来源()。
《戎马仓皇》是一个成语,形容在战乱或急忙逃散时人们的慌乱和无序。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戈」和「马」。
「戈」是古代兵器的一种,代表战争和战斗;「马」则代表快速和迅捷。在《戎马仓皇》中,这两个字的意义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人们在战乱中匆忙逃离、失去了秩序和组织的状况。
成语《戎马仓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书》中。它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时的一部名叫《戎马行赋》的文学作品中,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战乱和人们的逃亡景象。
根据繁体字,《戎马仓皇》的写法为「戎馬倉皇」。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説文解字》的记载,「仓」字的旧写是「舼」,表示储物的容器;「皇」字的旧写是「黄」,表示光明和尊贵。
以下是几个使用《戎马仓皇》的例句:
1. 在战乱中,百姓们戎马仓皇,四处逃散。
2. 火灾发生时,居民们戎马仓皇地逃出大楼。
与《戎马仓皇》相关的组词有:
1. 慌乱:形容人们心慌意乱,失去秩序和理智。
2. 逃离:意为匆忙离开某地。
《戎马仓皇》的反义词是「井井有条」,意为有秩序和有条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