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朴钝的意思、朴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朴钝的解释

朴实而不聪敏。《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庞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汉书·周勃传》“其椎少文如此” 唐 颜师古 注:“椎,谓朴钝如椎也。”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鄙性实朴钝,曾非傲公卿。”


(1).不锋利。《汉书·陈汤传》:“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2).质朴,不敏捷。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卷三二:“ 沛公 朴钝, 秦王 敏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朴钝"是汉语中一个兼具本义与引申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最早指未经打磨的钝器,本义为"未加雕琢的器物或未开刃的兵器"(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说文解字注》中"朴"释为"木素也",指未加工的木材,"钝"则解作"錭不利也",强调器物未开锋的状态。

二、引申义发展 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其引申含义包含两方面:一是指人性格质朴木讷,如《汉书·王褒传》"器用朴钝"的拟人化表达;二指文风平实质朴,《文心雕龙·书记》"或全任质素,或杂用文绮"即暗合此义(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1998年版)。

三、文学语境应用 《辞源》收录该词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殊用法,常见于唐代诗文,如杜甫《秋日夔府咏怀》"朴钝人所笑",既保留器物本义,又暗含诗人自谦之意,形成双关修辞(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四、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现代用法归纳为:①形容器物不够锋利;②比喻人反应迟缓但本性淳朴,多含委婉批评意味,常见于方言用法(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朴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不锋利
    指器物(如刀剑等)的刃部不够锐利,引申为事物不够尖锐或缺乏锋芒。例如《汉书·陈汤传》提到“兵刃朴钝,弓弩不利”,强调武器的钝化状态。

  2. 质朴、不敏捷
    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朴实敦厚,缺乏机敏。如《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记载庞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说明其早年性格内敛;明代王世贞在《纲鉴会纂》中对比“沛公朴钝,秦王敏捷”,进一步体现该词用于性格特质的对比。

二、用法与语境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4、5的详细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

板榜榜船胞胎逋布彩子骋志慈教赐紫樱桃篡伪大钞大珰道荫大宅电动势多口阿师二轮车方亮风瘵附理傅满隔别格物大舘寒肤鸿诰黄烟津隘倔佹裂叶风临门纶言颅颡旅帅马家大练毛葫芦兵沐树挠渎鸟穷则啄平生欢辟廱乔公案轻嫷叡才射鲋率性任意水窦黍絫书癖嗣绍随任宿主天日通圣枉墨矫绳文字饮诬灭无名钱险澁宪檄遐修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