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身之祸。 汉 王充 《论衡·祸虚》:“ 韩非 、 公子卬 有阴恶伏罪,人不闻见,天独知之,故受戮殃。”
“戮殃”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杀身之祸,多用于描述因隐藏的罪行或恶行而招致的灾祸。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根据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等权威来源,“戮殃”指因罪责或恶行导致的致命灾祸。例如汉代王充《论衡·祸虚》中提到:“韩非、公子卬有阴恶伏罪,人不闻见,天独知之,故受戮殃。” 此处的“戮殃”即指因未被察觉的罪行而遭受天谴或刑罚。
词义解析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古籍或书面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近义词包括“杀身之祸”“灭顶之灾”,反义词如“福泽”“平安”等。
注意争议解释
部分来源(如查字典)将“戮殃”解释为“残害人民、引发灾难”,但这一含义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对词义的引申或误读。建议以“杀身之祸”为准确释义。
若需引用此词,建议结合《论衡》原文语境,强调其“因罪受罚”的核心含义,避免过度扩展解释。
《戮殃》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残酷地杀害或毁灭。它形容了一种残忍的行为或状态,通常用来描述战乱、灾难或暴力行为导致的大规模伤亡和破坏。
《戮殃》由两个部首组成:戈(gē)和殳(shū),共有13个笔画。
《戮殃》的来源较为明确,其中“戮”指的是杀戮,即残杀,而“殃”指的是灾祸、祸害。
在繁体字中,该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戮殃”。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差异,但《戮殃》的基本意义和写法在历史中没有明显改变。
1. 这场战争导致了无数人的戮殃和家园的毁灭。
2. 那个乱世充满了杀戮和残忍,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戮殃。
组词:戮杀、戮力、殃及无辜、殃灾。
近义词:杀害、屠杀、毁灭。
反义词:庇护、保护、救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