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助,天赐。《梁书·武帝纪下》:“政道多缺,淳化未凝,何以仰叶辰和,远臻冥貺。” 唐 骆宾王 《灵泉颂》:“非精诚贯於有道,纯志浹於无私,孰能洽冥貺以通幽,遵灵泉而致养者也。”
“冥贶”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冥贶”属于古典汉语词汇,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引申含义。如需现代语境下的替代表达,可用“天助”“神佑”等词。
《冥贶》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指的是因果循环,即因人的善恶行为而得到的报应,或者是指人在来世中的福祸。它与冥界、报应等概念相关。
《冥贶》的部首是冫(bīng),由两横和一竖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3。
《冥贶》一词的来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凡戎于外,悉财其进也,以奉贫,兄道田之,皆冥贶之也。”这句话意指外贸运输需要财物来奉献祭祀,以期获得平安。
《冥贶》的繁体字为「冥貶」,在部首冫的上方加上「貝」字,表示与财富(貝)相关的来世报应。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有所变化。《冥贶》的古字形为「冥賞」,在「贝」的右边加上「賜」字。这个字形与现代相比稍有不同,但意义相同。
1. 他为人正直善良,相信冥贶一定会给予他应有的回报。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一时的得失而忽略了冥贶的存在。
冥界、冥思、冥考、财冥、冥福、冥报
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福祸报应
善治、善莫大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