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quisition;interrogate] 严厉详细地询问
盘问行人
详细查问;反复询问。 宋 王溥 《唐会要·匦》:“理匭使但任投匭人投表状於匭中,依进来,不须勘责副本,并妄有盘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又无个过往的人,左右的邻,你教我向着那一搭儿盘问。”《水浒传》第四一回:“城门日中后便关,出入的好生盘问得紧。” 茅盾 《子夜》四:“ 费小胡子 复又坐下,仍旧笑嘻嘻的说,可是那语调中就有对于 曾沧海 的盘问很不痛快的气味。”
“盘问”是一个动词,指通过详细、反复的询问来查证事实或探究真相。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指对某人进行严厉、周密的提问,以获取详细信息或验证真实性。例如“盘问行人”,强调询问的细致性和目的性。
词源与词性
日常语境
多用于对可疑人员或事件的调查,如“城门守卫盘问过往行人”,或老师“盘问学生打破窗户的经过”。
法律场景
在英美法庭中,指律师对对方证人的“反对询问”(台湾称“诘问”),属于专业法律术语。
该词含一定压迫感,需注意使用场合。若需完整例句或法律流程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
盘问是一个中文词语,指的是询问、审问他人以获取信息或真相的行为。
盘问的部首是皿(mǐn),共有9划。
盘问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盘”指的是用盘子或容器来盛放东西,也指盘踞、围绕;“问”指向别人询问问题。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盘问”,即用盘子一样围绕着对方,询问对方问题,以获取所需的信息。
繁体字“盤問”保留了盘问的原始意思和拼写,只是在书写时采用了繁体字的形式。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差异。而盘问这个词在古时候汉字写作“盼問”,字形较为简单,但意思与现代的盘问相同。
1. 警察正在盘问目击者,以获取更多关于案件的细节。
2. 律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盘问,试图揭开真相。
盘猪、盘子、盘剥、追问、问询、询问等。
盘查、审问、讯问、诘问等。
回答、告知、解答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