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滂澍的意思、滂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滂澍的解释

(1).大雨;下大雨。《魏书·王肃传》:“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若我所志克明,天当清朗;如期诚无感,便宜滂澍。使此四辈,知神应之无昧也。”

(2).形容雨大。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既而大雨滂澍,雷电晦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滂澍是由"滂"与"澍"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特指雨势盛大且润泽万物的自然现象。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滂"本义为"水广漫貌"(来源:《汉语大词典》第5卷),常与"沱"连用形容暴雨;"澍"则指"及时雨"(来源:《说文解字》雨部),《后汉书》有"澍雨霏洒"的记载(来源:《后汉书·明帝纪》注)。二字结合既强调降雨的规模宏大,又突显其应时润物的特性。

古代文献中,该词常见于描写农耕时节的祥瑞之雨,如明代农书《天工开物》记载"滂澍三日,秧苗勃发"(来源:《天工开物·乃粒》)。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滂澍连用,谓骤雨之沛然者,然不害农时"(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说明其不同于普通暴雨的破坏性。

现代气象学研究中,该词被借用于描述持续性强降水过程。根据《中国气象地理志》记载,长江流域梅雨期的典型特征即为"滂澍连绵,旬日不绝"(来源: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地理志·降水篇》)。

网络扩展解释

“滂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āng shù,主要用于形容大雨或雨势极大的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大雨;下大雨:指雨量充沛、来势迅猛的降水现象。例如《魏书·王肃传》中提到“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描述城外被大雨覆盖的场景。
    • 形容雨势大:强调雨水倾泻而下的状态,如唐代《续玄怪录》中“大雨滂澍,雷电晦暝”,渲染了暴雨的猛烈氛围。
  2. 字形与词源

    • “滂”本义为水势浩大或水流涌出,如“滂沱”;“澍”多指及时雨或灌注(同“注”)。两字组合后,更凸显雨水既急且大的特性。
  3. 文献用例

    • 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曾用“滂澍”表达祈雨应验:“若我所志克明,天当清朗……便宜滂澍”,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敬畏。
  4. 近义词
    与“滂沱”“倾盆”等词类似,均用于描述强降雨,但“滂澍”更具书面语色彩,多见于古籍。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魏书》《冥祥记》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揆百密一疏百越残余曹侣重仞垫隘点瓜电子学雕变丁克家庭断猿敦脄腐蠹皋亭歌袴绠绁葛纱公塾狗苟贯云石厚结秽湿积爱搅害椒屋假倩集録鶄鹤谨谨禁台酒正掎摭举案开云见天脸波凛严离尤没得灭却耦语拍案惊奇气哺哺清贫寡欲砌砖人物志勺饮沙丸沈吟不决势至赎过土囊威陵鼯鼬瑕绩象牀邪哆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