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等式中,用相反的运算方法,从得数求出原式中某一个数的方法。如3×4=12,可用除法由得数12求出被乘数3或乘数4。
逆运算是指能够"撤销"原运算效果的对应运算,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其核心特征是通过两次运算的组合,使数值或状态恢复到原始值。
一、基本定义 数学中,若运算A作用于元素x得到结果y,则存在运算B使得B作用于y可还原出x,则称B是A的逆运算。例如:
二、典型示例
幂运算与根/对数运算
函数与反函数
三、特殊性质
四、应用场景
理解逆运算有助于构建数学思维体系,特别是在代数运算、函数分析和实际问题的建模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当遇到复杂运算时,寻找其逆过程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逆运算》是一个复合词,由形容词「逆」和名词「运算」组合而成。它指的是与某一运算相反的运算,具体的计算过程与原运算相互对立。
「逆」字由「辶」部作为部首,「弔」作为主体部分构成,总计8个笔画;「运」字由「辶」部作为部首,「云」作为主体部分构成,共11个笔画。
「逆运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数学运算。在数学中,每个运算都存在着相应的逆运算,用于撤销原运算的效果,恢复原始数值或状态。
《逆运算》的繁体字为「逆運算」。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逆」字的形状稍有变化,字体连写更加简练;而「运」字也有一种「辶」与「彡」组合成「運」的写法,也常被使用。
1. 在加法运算的逆运算中,减法就是它的逆运算。
2.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它可以用来解决指数运算的问题。
1. 逆向运算
2. 逆时计算
3. 逆熵运算
1. 逆操作
2. 逆计算
3. 逆运行
1. 正运算
2. 正操作
3. 正向计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