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藏的美玉。 唐 崔沔 《应封神岳举对贤良方正策第二道》:“享厚禄、居尊官而不能抚踠足於 吴阪 ,指潜璧於 荆山 ,至使有公辅之才。”
“潜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ián bì,其核心含义指隐藏的美玉。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崔沔的《应封神岳举对贤良方正策第二道》,文中提到“指潜璧於荆山”,暗喻贤才未被发掘。
古代常以“荆山之玉”象征珍贵却未被识别的宝物,如成语“荆山玉泣”也含类似意境,因此“潜璧”多用于文学或比喻性语境。
“潜璧”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典故,可参考唐代文献或成语词典。
潜璧(qián b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潜”和“璧”两个字组成。
“潜”字的部首是水,共10个笔画。而“璧”字的部首是玉,有12个笔画。
“潜璧”这个词来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一句话:“且中庸之行,至者繁矣哉!其为人也,几笃忠信。如可以繇琴瑟之操而不教,以神明之声而不犯。潜璧随行,往往不顾。”意为“就像怀揣珍贵的玉璧而行,时常不顾一切地前进。”
“潜璧”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依然是「潛璧」。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字的形状可能会与现代稍有差异。关于“潜璧”这个词的古代写法,需要查阅更多资料以确认。
1. 他潜璧随行,始终不离我身旁。
2. 她脸上的笑容像潜璧一样闪耀着光辉。
潜宝、珍璧、潜入、水璧。
宝贵、珍贵、宝石、玉石。
平凡、普通、无价值、粗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