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禄俸。《汉书·龚胜传》:“ 胜 称疾不应徵。 莽 復遣使者奉璽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綬,安车駟马,迎 胜 ,即拜,秩上卿,先赐两月禄直以办装。”参见“ 禄俸 ”。
“禄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权威资料进行辨析: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及多篇文献记载,“禄直”即“禄俸”,指古代官员的俸禄。例如《汉书·龚胜传》记载:“先赐两月禄直以办装”,此处“禄直”明确指俸禄金额,用于官员置办行装。
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将“禄直”解释为官员廉洁正直,但此说法缺乏古籍直接例证,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或误读。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俸禄”含义为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书》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禄直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官员的薪水和直接职务。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禄直表示官员所领取的俸禄和责任。禄指官员的俸禄,直指官员的职责。
禄直的拆分部首为示部,示部表示与礻有关的意义。禄直共有6画,其中禄为禾字旁,直为手字旁。
禄直最早出现在《周易·乾卦》中,“禽;先号啜其辞,后来道歉,吉”。后来,《周易·乾卦》中的“吉”被解释为禄,代表贵族的薪水和责任,而“啜其辞,来道歉”的意思则被解释为直。在《左传·宣公八年》中,禄直的词义首次出现并得到确认,成为古代官员的薪水和官职的称谓。
禄直在繁体字中保持原貌,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禄直」。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禄直的古时候写法为「欄見」,其中「欄」为小篆形态,表示禄;「見」为小篆形态,表示直。
1. 官员的禄直需要按时发放,以保持政权的稳定。
2. 政府需要规范禄直制度,确保官员的薪水与职责相符。
组词:禄位(指官员的地位)、正直(指诚实正直)
近义词:俸禄、官饷
反义词:贫穷、无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