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安宁。《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后汉书·鲁恭传》:“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
"宁安"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蕴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一、语素组合释义 "宁"本义为安宁,《说文解字》释作"寍,安也",引申为安定、平静之意;"安"在《尔雅·释诂》中解为"定也",指代安全、稳定的状态。二字连用构成并列式合成词,强化表达"平安康泰"的核心语义,常见于传统匾额题刻与祝福用语,如故宫宁寿宫建筑群即以"永享宁安"为营造理念。
二、地理实体专名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经128°72′-130°00′,北纬44°27′-48°31′),行政隶属牡丹江市。该地名源于清代"宁古塔"的雅化演变,满语"ninguta"原意为"六贝勒驻地",康熙五年(1666年)建城时取《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万世永赖,时乃功"中"安宁太平"之义定名。境内现存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2013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印证了该地区作为东北亚古代文明枢纽的重要地位。
注:本解释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语素解析、《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考据,以及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考古研究成果。
“宁安”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宁安”由“宁”(安宁)和“安”(安定)组合而成,核心含义为安定、安宁,多用于形容社会、家庭或心境的平和状态。例如《后汉书》中多次提到“宁安边境”“人不宁安”,强调边境稳定或民众生活的平静()。
古籍中的用法
在历史文献中,“宁安”常指国家或社会的安定。如《后汉书·和帝纪》记载:“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意为通过政策保障边疆安宁()。
现代语境扩展
可引申为个人心境的平静或家庭和睦,例如“宁安的生活”指远离纷扰、无忧无虑的状态()。
地名含义
部分网页提到“宁安”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的县级市,得名于满语“宁古塔”(意为“六座城”),属历史与地理概念()。
“宁安”既是传统汉语词汇,表达对安定状态的追求,也是特定地名的指代,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具体含义。如需更多古籍例证或地名详情,可参考《后汉书》或地方志资料。
閟祠弛懈川防除...以外当头棒道牀雕薄低面断制犯尅伐閲法诛纷纷扰扰纷拏愤兴斧正高调照片槅门更弦改辙宫眷桂燎鬼头钱还生核果衡服画革浣溪沙剪迳继火兢魂纪念堂开腔懒拖拖雷毂临界角犂生骍角历试龙腹竹鸾几莽汉慢淫木香菊霹震普陋茹乞力轻楫妊身儒典山东梆子胜气圣世沈实手忙脚乱束骨贪汚铁券文外面卫城瓮中捉鳖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