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凉的意思、纳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凉的解释

[enjoy the cool in the open air] 乘凉

纳凉而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详细解释

见“ 纳凉 ”。


亦作“ 纳凉 ”。乘凉。 南朝 陈 徐陵 《内园逐凉》诗:“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宋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纳凉玩月,到处有之。”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若在夏天,虽是晚上由那里经过,还可与纳凉的农人们相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纳凉,汉语词汇,指在炎热环境中寻找阴凉处以避暑消夏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乘凉”,即利用自然或人工的凉爽环境降低体温。从词源角度分析,“纳”含接受、享受之意,“凉”指清凉环境,合为“享受清凉”的动宾结构。

该词的使用场景包含两个层面:

  1. 物理行为:常见于庭院树荫、水畔廊下等通风处,如《汉语大词典》引《西京杂记》载汉代“纳凉玄堂”的记载;
  2. 文化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常隐喻闲适心境,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即以此勾勒夏日雅趣。

现代语境中,“纳凉”既保留传统消暑方式,也延伸至使用空调等科技手段,但其核心仍指向通过环境调节获得舒适体感的行为模式。

网络扩展解释

“纳凉”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纳凉”指在炎热天气中寻找阴凉处休息或乘凉,核心含义为避暑歇息。拼音为nà liáng,注音为ㄋㄚˋ ㄌㄧㄤˊ,英文可译为 enjoy the cool in the open air


词源与历史

  1. 古代典籍

    •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内园逐凉》:“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 宋代苏轼《和子由木山引水》中也有“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的描述。
    •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提及“庭院纳凉”,进一步印证其传统用法。
  2. 词义演变
    “纳”在古文中可解为“乘”或“享受”,因此“纳凉”强调主动选择凉爽环境的行为。部分文献(如《齐民要术》)曾细分其义为“趁凉爽时劳作”或“避暑休憩”,但现代用法已统一为“乘凉”。


用法与示例


近义词与反义词


文化背景

古代缺乏现代降温设备,纳凉方式多样,如垂钓、赏月等。李时珍曾提到垂钓可缓解暑热焦躁,体现了纳凉与身心修养的结合。


如需更完整的诗词引用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学集。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习白栝部职采甄彻宵齿轮传动存款顶戗兑便蠹字方脉沟满濠平古迹韩碑闳奥咶咶扈扈昏沉壶中天坚冰简固劫婚接头儿伎女九家旧窠开锅拉索撂荒李将军列传邻接流视鹿皮帽露妆灭没谋划牛童暖炕铅田蒨蔚轻末七襄驱众柔暖生吞设员曙河耸昧搜捕飧泄锁闩台隶童子鸡违度蜗涎伍部咸腥笑林小姨儿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