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搜捕的意思、搜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搜捕的解释

[track down and arrest; take up;seize] 搜查并逮捕

搜捕持不同政见者

搜捕在逃案犯

详细解释

搜查捕捉。《东观汉记·张歆传》:“时王新归国,宾客放纵,干乱法禁, 歆 将令入宫搜捕。” 唐 康骈 《剧谈录·田膨郎偷玉枕》:“圣旨严切,收繫者渐多,坊曲閭巷,靡不搜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羽檄星飞,军书旁午,侦谍之奸,搜捕殆无虚日。”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经过粗略的打扫战场和搜捕散兵,就收了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搜捕是一个汉语动词,指通过搜查、追踪等方式抓捕特定目标(通常指人或动物),强调行动中的主动搜寻过程。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有目标地搜查并捉拿,常用于抓捕犯罪嫌疑人、逃犯或特定动物。

示例:警方根据线索展开全面搜捕,最终在废弃仓库抓获嫌疑人。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238页,商务印书馆。


二、语素解析


三、用法与语境

  1. 法律场景

    特指司法机关对在逃人员的追缉行动,如:“通缉令下发后,全国警方协同搜捕逃犯。”

  2. 动物管理

    用于控制危险或泛滥的动物,如:“林业部门组织队伍搜捕伤人野猪。”

  3. 文学修辞

    引申为“竭力寻找”,如:“他搜捕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此用法较少见)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215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方向 示例
搜捕 搜查+抓捕 搜捕藏匿的毒贩
追捕 追踪+抓捕 追捕驾车逃逸的嫌疑人
缉拿 法律程序性抓捕 通缉令缉拿要犯
围捕 包围式抓捕 围捕山林中的盗猎团伙

权威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搜捕”是一个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为“搜查并捕捉或逮捕”,通常用于法律、治安或军事场景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词源与历史用例

  1. 古代文献:
    最早见于东汉《东观汉记·张歆传》:“宾客放纵,干乱法禁,歆将令尉入宫搜捕。”
    来源:
  2. 唐代用法:
    唐康骈《剧谈录》记载:“圣旨严切,收繫者渐多,坊曲閭巷,靡不搜捕。”
    来源:

三、应用场景

  1. 法律领域:
    用于追捕逃犯或犯罪嫌疑人,如“公安人员正在搜捕漏网分子”。
    来源:
  2. 军事或治安行动:
    如“民兵地毯式搜捕漏网之鱼”。
    来源:
  3. 历史事件:
    古代多针对违法乱纪者,如《东观汉记》中针对扰乱法制的宾客行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例句参考

  1. “敌人到处搜捕革命烈士的遗孤,妄图斩草除根。”
  2. “经过一天的搜捕,刺杀队成员伏法,但未留活口。”
    来源:

“搜捕”强调主动搜查与强制控制的双重行为,常见于涉及法律制裁或安全维护的语境中。其用法从古代延续至今,覆盖范围包括刑事追查、军事行动等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现代应用,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安土阿阇黎白璧微瑕白单衣八区被袋卑抑不揪不睬陈家巷晨暮大鼓递谢恩借烦省冯媛凤翥鸾回复学高谈大论怪僻官荫过立好模好样黑古董洪朝浑拨四疆宇奸孼交舛嘉训吉祥天女绝其本根空村髺垦老格鳞萃比栉六顺落漠偻指马路门中内匮浓姿辟法皮伤肉绽情想秋箭囚牛鹊啅入木三分上肩容易下肩难声色货利私议绥养陶家菊土巴庚望诸未成一篑我自陿腹响钞精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