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顧的意思、納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顧的解釋

受到知遇。 漢 應璩 《與滿炳書》:“昨者不遺,猥見照臨,雖昔 侯生 納顧於 夷門 , 毛公 受眷於逆旅,無以過也。” 宋 沉遼 《賀州推官知陽朔縣李君墓碣銘》:“及冠,遊 長沙 ,造内閣 李公 ,受於幕下,納顧甚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納顧”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受到知遇”,多用于描述被他人賞識或得到重視的情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 納:本義為“接納”“收容”,引申為被他人認可或納入考慮範圍。
    • 顧:指“顧念”“眷顧”,強調對他人的關注或重視。
    • 組合義:二者結合後,表示因被他人賞識而受到關照或重用,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2. 古典用例

    • 漢代應璩《與滿炳書》提到:“侯生納顧於夷門,毛公受眷於逆旅”,以戰國時期侯嬴被信陵君重用的典故,說明“納顧”的知遇之意。
    • 宋代沈遼的墓志銘中,也用“納顧甚厚”形容墓主受高官器重的經曆。
  3. 現代適用性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生僻詞彙,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語境中。

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納顧”強調被動接受他人的賞識與關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讨其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納顧

納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納”和“顧”兩個字組成。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納”字的部首是“纟”,總共有纟(納部首)+ 4畫 = 5畫。

“顧”字的部首是“頁”,總共有頁(顧部首)+ 7畫 = 11畫。

2. 來源:

“納”字來源于絲綢紡織工藝中的一種紡織技術,表示将絲綢紡紗時将纖維撚攏。後來,這個字拓展引申為接受、收納之意。

“顧”字來源于古代的一個風俗,表示回頭看、關注、關懷之意。

3. 繁體:

“納”字在繁體中寫作「納」

“顧”字在繁體中寫作「顧」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首先是按照類似隸書的字體書寫,後來逐漸演變為楷書、隸書等字體,與現代書寫有所不同。

5. 例句:

他能夠及時納顧各種不同意見。

6. 組詞:

納悶、納涼、納新、納婿、納氣、納福等。

7. 近義詞:

接受、收納、接納、承受、容納等。

8. 反義詞:

忽視、漠視、不顧、無視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