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唇拭舌的意思、膏唇拭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唇拭舌的解释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后汉书·宦者传·吕强》:“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李贤 注:“膏脣拭舌,谓欲谗毁故也。” 清 钱谦益 《<范玺卿诗集>序》:“寖假而膏脣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膏唇拭舌”是一个古代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指用油膏涂抹嘴唇、用布巾擦拭舌头,比喻通过修饰言辞来打动他人。其核心含义可分为两方面:

  1. 中性用法:形容精心润色语言,使表达更生动优雅;
  2. 贬义用法:多指用谗言挑拨或刻意美化说辞进行蛊惑。

二、出处溯源

存在两种文献记载:

三、使用特点

特征 说明
发音 gāo chún shì shé(标准四声)
结构 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使用
感情色彩 中性词,但多用于贬义语境
近义表达 膏唇贩舌、巧舌如簧

四、例句解析

五、使用注意

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古代文献中多含批判意味,现代使用可灵活处理。建议参考《汉语成语大词典》获取更多典故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膏唇拭舌》的意思

《膏唇拭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言辞花言巧语、油嘴滑舌的行为。它的意思是指用油脂润滑唇舌,使之能够灵活、流畅地说话,通常用来贬义形容人言过其实、虚伪、奸诈的语言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膏唇拭舌》由“膏”、“唇”、“拭”、“舌”四个字组成。它们的部首和笔画分别为:

来源与繁体

《膏唇拭舌》的出处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荀子·劝学》:“关雎既遭牵许之祸,若并胡笳而和之,何恶之有?膏梁之信,则无所由拭其唇矣。”后来,这段话中的“膏唇拭舌”被引用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成语。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可以写作「膏唇拭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成语《膏唇拭舌》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膏字写作「膏㐀拭舌」,唇字写作「呻囟(口分囟)拭舌」。这些古代写法也是成语发展演变的一部分。

例句

他总是会用花言巧语来迷惑别人,真是膏唇拭舌。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膏药、膏状、唇舌之争。

近义词:油腔滑调、油嘴滑舌、巧言令色。

反义词:直言不讳、坦诚相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