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乘以代步的木轿。《宋史·外国传五·卢城国》:“近则乘软布兜,远则乘象,或乘一木杠,四人舁之。”
(2).木箱。 鲁迅 《而已集·谈“激烈”》:“一个 广州 执信学校的学生,路过(!) 香港 ,‘在 尖沙嘴 码头,被一五七号华差截搜行李,在其木杠(谨案:箱也)之内,搜获激烈文字书籍七本。’”
(3).指单杠、双杠等体操器械。 章炳麟 《原学》:“次有围棋、柔道,其巧疑神,孰与木杠之窳,织成之拙,牛胾之嚛,象戏之鄙,角抵之钝。”
“木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ù gàng,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具体如下:
代步木轿
指古代一种由四人抬行的木质交通工具,常见于《宋史·外国传五·卢城国》的记载:“近则乘软布兜,远则乘象,或乘一木杠,四人舁之。”
木箱
鲁迅在《而已集·谈“激烈”》中提到,木杠可指代木箱,例如:“在其木杠(谨案:箱也)之内,搜获激烈文字书籍七本。”
体操器械
章炳麟《原学》中将其引申为单杠、双杠等器械,例如:“角抵之钝,孰与木杠之窳。”
“木杠”的核心含义与木质结构相关,具体指代需结合语境。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交通工具或容器,近现代则扩展至体育器械和比喻表达。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宋史》、鲁迅文集等原始文献。
木杠是指一种木制的杠杆工具,常用于扛举重物或支撑物体等。它有一根长条形状的木头,两端可以用作手柄或固定物体。
木杠由“木”和“杠”两个字组成。其中,“木”是指木头,表示与木材有关;“杠”是指杠杆,表示与杠杆工具有关。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和“木”,整个字共有10画。
木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木材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创造出了使用木制杠杆工具的方法,为了方便称呼,逐渐形成了“木杠”这个词汇。
在繁体字中,木杠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现代有所不同,木杠的古代写法为“木梗”。
1. 他用木杠支撑起了沉重的门板。
2. 农民工用木杠抬起了一捆捆稻草,放在马车上。
3. 工人们利用木杠将大石块托起并铺设在路面上。
组词:木头、木材、杠杆、杠铃
近义词:木棍、木柱
反义词:金杠、银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