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暮鼓晨钟的意思、暮鼓晨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暮鼓晨钟的解释

[daily call to religious life with the morning bells and evening drums;timely exhortations to virtue and purity] 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 语。“晨钟”也作“朝钟”

详细解释

亦作“ 暮鼓朝鐘 ”。1.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持。 宋 苏轼 《书双竹湛师房》诗:“暮鼓朝鐘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2).形容时光的推移。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 程婴 ,你只依着我便了,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鐘。” 元 萨都剌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词:“几度暮鼓晨鐘,南来北去,游人心未倦。”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暮鼓晨鐘,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

(3).比喻使人警醒的语言。 清 颜邦城 《三刻<黄门家训>小引》:“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鐘也哉?” 清 陈天华 《狮子吼》第一回回目:“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暮鼓晨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暮鼓晨钟"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成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该成语字面指傍晚击鼓、清晨鸣钟的报时制度,源于古代寺院和城市管理中的时间信号系统。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唐代李咸用《山中》诗已出现"朝钟暮鼓不到耳"的表述,印证其与佛教寺院的密切关联。

二、引申内涵

  1. 警世箴言: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规诫言语,如清代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每接言论,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
  2. 时空规律:象征自然规律的恒常性,元代耶律楚材《十七日早行》"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暗含时光流转不可逆的哲理。

三、现代应用 当代语境中多用于形容具有教化作用的言论,或代指恪守规律的生活状态。教育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将其列为高频成语,体现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地位。

该成语的语义演变完整展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表时工具到抽象文化符号的转化过程,其双重象征功能(时间刻度与道德规训)构成中华文化独特的认知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暮鼓晨钟”是一个源自佛教文化的成语,具有以下多层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解释

  1. 字面意义
    指寺庙中傍晚击鼓、清晨敲钟的报时制度,用于规范僧侣作息。这一传统最早见于南北朝文献,如庚信诗句“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2. 引申义
    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言论或事物,如同钟鼓声般规律且富有启示性。例如师长教诲、哲理箴言等,能提醒人珍惜时间或保持清醒认知。


二、文化渊源

  1. 宗教背景
    佛教寺院通过钟鼓声划分时间,鼓声傍晚驱散杂念,钟声清晨唤醒修行。宋代苏轼诗中“暮鼓朝钟自击撞”即描述僧侣生活。

  2. 文学演变
    唐代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首次将钟鼓意象与精神警示关联,后被提炼为成语。


三、用法与例句


四、相关成语

近义词包括“金玉良言”“当头棒喝”,均强调言语的警示作用。需注意“晨钟暮鼓”为同义倒装词,意义完全相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钟鼓仪轨或诗词典故,可查阅、3、9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奥藏白蜃拔济貏豸不得不韵彩色照片侧脉弛落充历稠人春溟翠采村服呆腐惰昬多样阿世取容泛然瀵魁付之丙丁古钗衡定胡盝伙够枷警简版监河解禳金鱼旧乡卡规老驴老枭凉蟾炼汞緑罗门廊莫匪七等阒尔弱愿塞絶生死与共沈着脸事産收领束发封帛顺恕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素门琐呐搯擗退热屯垦馲驼王恭柳下岗闲废相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