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苽米的意思、苽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苽米的解释

即菰米。古六谷之一。《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穀” 郑玄 注“六穀:稌、黍、稷、粱、麦、苽。苽,彫胡也” 唐 贾公彦 疏:“南方见有苽米,一名彫胡。”《礼记·内则》“蜗醢而苽食雉羹” 郑玄 注“苽,字又作菰” 唐 孔颖达 疏:“谓以蜗为醢,以苽米为饭,以雉为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苽米是古代对菰米的别称,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菰(茭白)的籽实,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历史地位与古籍记载

苽米(菰米)是“古六谷”之一,与稌(稻)、黍、稷、粱、麦并列。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周代宫廷饮食中已将其作为主食之一。唐代贾公彦在《周礼》注疏中提到“南方见有苽米,一名彫胡”,说明其别称“雕胡”在唐代仍被使用。此外,《礼记·内则》记载了以苽米为饭、搭配蜗醢(螺肉酱)和雉羹(野鸡汤)的饮食方式,可见其曾是贵族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特性与生长环境

菰米来源于菰(茭白)的籽实,植株高1—2.5米,叶片呈长披针形,地下有匍匐茎,春季分蘖繁殖。菰多野生于浅水沟或低洼沼泽地,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次年重新生长。

3.现代地位与用途

随着水稻等作物的普及,菰米逐渐退出主食行列。如今,菰米更多作为特色食材或健康食品,因其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而受到关注。此外,菰的嫩茎因感染黑粉菌膨大形成茭白,成为常见蔬菜,而菰米反而较少被直接食用。

4.文化意义

“雕胡饭”在古代文学中常被提及,如李白诗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反映了菰米在文人雅士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