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虫篆的意思、虫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虫篆的解释

(1).犹虫书。 晋 成公绥 《隶书体》:“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陈书·顾野王传》:“长而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布囊坐於阶上,向月检书, 固 步覘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魏·王粲传》云: 邯郸淳 博学有才章,善《苍》《雅》虫篆。”参见“ 虫书 ”。

(2).犹雕虫。喻指末技。《后汉书·杨赐传》:“造作赋説,以虫篆小技见宠於时。” 李贤 注:“《法言》曰:‘赋者,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玄经》不期赏,虫篆忧散乐。”

(3).借指虫鱼之学。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或苟求虫篆,未尽力於《丘》《坟》;或独狥波澜,不寻源於《礼》《乐》。”参见“ 虫鱼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虫篆"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指代古代汉字字体:

    • 本义: "虫篆"是"虫书"和"篆书"的合称,泛指中国古代的两种字体。
      • 虫书: 亦称"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笔画蜿蜒盘曲如虫形、鸟形,多用于旗帜、符信、印章或青铜器铭文,具有装饰性。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篆书: 主要指秦统一后的小篆及其前身大篆(籀文),是秦代的标准字体,笔画圆转匀称,结构整齐。来源:同上。
    • 引申义: 因其字形复杂、书写不易,"虫篆"有时也泛指古文字或书写技艺本身。
  2. 比喻微小、微不足道的技艺或事物:

    • 喻义: 由于虫书、篆书笔画精细繁复,常被古人视为雕虫小技,故"虫篆"常被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艺、琐碎的事物或微末的技能。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自谦或轻视意味。
    • 例证: 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云:"虫篆小技,含思韫匵之人。" 此句即用"虫篆"比喻微不足道的才艺或技艺。来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见于萧统《文选》。

总结来说,"虫篆"一词的核心含义是古代特定的汉字字体(虫书与篆书),并由此引申出比喻微小技艺或事物的用法,体现了汉字文化中字形与词义的紧密联系。

网络扩展解释

“虫篆”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指代古代文字书写形式
    即“虫书”,是秦代八种书体之一。其字形模仿虫类蜿蜒曲折的形态,常用于钟鼎等青铜器铭文装饰,属于篆书的一种变体。例如《陈书·顾野王传》记载:“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2. 比喻雕虫小技
    引申为对微小技艺或琐碎学问的谦称,含贬义。如《后汉书·杨赐传》提到:“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暗指赋说创作是微不足道的才能。

  3. 代指“虫鱼之学”
    泛指考据、训诂等偏向文字细节的学术研究,如唐代杨炯评价王勃时提到“苟求虫篆,未尽力于《丘》《坟》”。


二、用法与例句


三、关联知识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文献出处或例句,可参考《后汉书》《陈书》等古籍,或查阅汉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正笔录采葑采菲柴水迟晩箠駡粗锦打抱不平大集体倒贩骶椎端线防制凤草丰颅佛塔附议干正过犯国君颢天话巴戏换羊书画一借装稽滞开兑恐畏快意当前络子嫽俏灵怪厉直乱发卵细胞麻溜马如龙美除蹑云牛表殑殑祺祥曲言人心不古人役日就月将爇榇孺子神禹守中霜茎思古送呈韬钥缇盎退食自公无聊赖物以希为贵衔块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