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伯乐相马的意思、伯乐相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伯乐相马的解释

伯乐 观察、品评马的优劣。比喻有眼力者鉴别并荐举人才。《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参见“ 伯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伯乐相马”是一则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其核心意义指具备专业眼光者善于发现并选拔优秀人才。该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四》,记载春秋时期相马专家伯乐为秦穆公挑选千里马的故事,后经唐代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述而广为流传(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从构词法分析,“伯乐”作为专有名词特指识马专家,“相”为动词表示观察鉴别,“马”为被识别对象,三者组合形成主谓宾结构,生动展现人才选拔的动态过程。成语包含两层引申义:①强调专业能力在人才选拔中的决定性作用;②暗喻人才需遇识者方能彰显价值(来源:《古代汉语成语辞典》中华书局2010年版)。

在现代汉语应用中,该成语常见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选拔等场景。例如《人民日报》2023年刊文指出:“构建新时代‘伯乐相马’机制,要建立多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来源:《人民日报》电子版)。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在使用时多含褒义,但语境差异可能导致语义偏移,如讽刺体制僵化时会出现“伯乐不常有”的反向表达(来源:《现代汉语用法词典》第7版)。

网络扩展解释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内容解析:

基本释义

读音:bó lè xiàng mǎ
字面意思:伯乐观察、品评马的优劣。
比喻义:比喻有眼光的人能识别并推荐人才,或形容善于发现他人潜能的慧眼。


历史渊源

  1. 人物原型
    伯乐原名孙阳,是春秋时期郜国人,因擅长鉴别马匹的优劣,被尊称为“伯乐”(传说中管理天马的神仙)。
  2. 典故故事
    据记载,伯乐曾为楚王寻找千里马,途中发现一匹瘦马拉盐车,却通过其嘶鸣声和骨骼判断出它是良驹。他买下此马后,驯养为日行千里的骏马,成为“慧眼识才”的经典案例。

深层含义


用法与结构

示例:

“她带上论文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引自《十月》1981年。


“伯乐相马”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隐喻,倡导社会重视人才发现机制。其核心在于:真正的价值需要被看见,而看见价值的能力本身也是一种珍贵品质。

别人正在浏览...

安节阿者百寮跋文别宅常闾处方翠帘大音吊毛调身凋渝叮叮东床坦腹短盘二七斋翻案访话法鱼丰上削下風示分齐凫舟甘脆共用古制衡短论长浑舍火兵箭箙讲公事江湄剪路交舛揭天津遣就餐纠拿澜澳美范懞挣呕逆拍手飘回轻条奇葩啓移茹菜三千营伤楚善颂善祷稍侵蛇角圣蜕豕虱舒鴈剸逐委笃香甘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