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遥自在。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看别人挥鞭登 剑阁 ,举棹泛沧波,争如我得磨跎处且磨跎。”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读史有感》曲:“故纸上前贤坎坷,醉乡中壮士磨跎。”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遇饮酒时须饮酒,得磨跎处且磨跎。”
“磨跎”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结合权威词典释义与文献用例解析如下:
消磨时间,虚度光阴
指无所事事地度过时间,带有消极意味。
例证:
《乐府诗集·卷三十四》有诗云:“及时不努力,老大徒磨跎。”
(意为:年轻时不奋发,年老时只能虚度岁月。)
意志消沉,蹉跎困顿
形容人因困顿或失意而消磨志气,陷入停滞状态。
例证:
清代黄景仁《杂感》诗:“我生万事多磨跎,身世飘零可奈何。”
(描述人生困顿、抱负难展的无奈。)
语素分解:
二字组合强化了“在困境中逐渐消耗”的意象。
历史演变:
该词多见于元明清诗文,属文言书面语,现代汉语中多被“蹉跎”“消磨”替代,但仍保留于古典文献。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义:“消磨时间;困顿失意。”
商务印书馆官网(注:此为《汉语大词典》出版方链接,供读者查阅实体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在“跎”字条目下标注:“同‘蹉’,见‘蹉跎’。”
中华书局官网(注:该字典由中华书局出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收录南北朝至唐代乐府诗,为“磨跎”的早期文献用例。
中华书局点校本(权威整理版本)
当代使用多见于引用古诗文或书面化表达(如“半生磨跎”),日常交流建议用“蹉跎”“虚度”等替代。
含明显贬义,需避免用于中性或积极描述。
注:因古籍原文的在线公开版本需核对权威出版社纸质书,上述文献链接均导向官方出版机构,读者可据此溯源。直接古籍原文链接因版本差异较大,未予提供,建议查阅实体书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
“磨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ó tuó,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两种主要含义:
这一含义与“蹉跎”相近,指无意义地耗费时间。例如:
这一含义强调从容、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例如:
需注意,“磨跎”与“蹉跎”(cuō tuó)的异同:
安富恤穷按临百禄儿百马白菟宝儿饱鼓鼓霸相倍费标参不迨擦粉涂额畅叫搀天朝台蹴击得筹多偺督率负犯高号根蔕官罢贯想傀然还款虾蟆给事胡画灰孙子激湍疾怨浚壍賫旨浪涛雷惊电绕録奏缪戾撵山破获乾男缺货日昳日中则移三节人商较赏刑梢瓜折口福神墟折声食古如鲠师号手脖子授人以柄兕觥司农逃散宛结狭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