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农的意思、司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农的解释

(1).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吕氏春秋·季冬》:“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器械既成,以给司农,司农者,田官也。”《汉书·东方朔传》:“ 后稷 为司农。” 颜师古 注:“主播种。”

(2).官名。 汉 始置,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 汉 建安 改为大农,由 魏 至 明 ,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 清 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清 光绪 年间, 常熟 人 翁同龢 为户部尚书,世有以“司农常熟世间荒”讥之者。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司农”一词的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其历史演变和职能如下:

  1. 上古时期的农官
    作为官职名称,“司农”最早指负责农业管理的官员,主要职责是教导百姓耕种技术、管理农具和播种事务。例如《吕氏春秋》记载“命司农,计耦耕事”,说明其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

  2. 汉代至明清的财政官职

    • 汉代:汉武帝时期设立“大司农”,位列九卿之一,主管国家财政、粮食税收、盐铁专卖等,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长。
    • 后续演变:东汉末年改称“大农”,魏晋至明代多称“司农”或“大司农”,职能延续掌管钱粮仓储。
    • 清代:因户部负责田赋漕粮,民间常将户部尚书尊称为“大司农”。

补充说明:部分文献(如、4)提到“司农”作为成语的比喻义,但此用法较为少见,主要仍以官职解释为核心。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农:词义解释

《司农》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负责农业管理、统筹农田开发和农民生产的官员。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司农》的部首是口,拆分笔画为10画。

来源

《司农》一词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官制,司农是乡级官职,隶属于地方官府。他们负责监管耕作、农田整治和农业生产。根据《周礼》记载,司农的职责是决策农田耕种、指导农民耕作、调节农田灌溉等。

繁体字

《司农》在繁体字中写作「司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司农」主要是砖石刻写,形状和现代略有差异,但整体结构和含义相同。

例句

1. 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司农是一个重要的官职。

2. 司农负责指导农民种植作物,确保粮食供应。

组词

- 司马:官制名称,指掌管军事事务的官员。

- 农田:耕种农作物的土地。

-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近义词

监农、主农、总农。

反义词

贾人、商人,即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