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苛克 ”。
亦作“ 苛剋 ”。 1.要求过高,过于严厉;刻薄。《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且士诚不可纤论苛克,苛克则彼贤圣犹将不全,况其出入者邪?”《宋书·朱脩之王玄谟等传论》:“ 玄謨 虽苛剋少恩,然观其大节,亦足为美。”
(2).犹严峻。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初, 李日月 中矢而死, 朱泚 备礼,送於 长安 休祥私第。母氏苛尅而不哭,厉声駡曰:‘奚奴,国家负汝何事,敢生悖逆?死犹晚矣!’”
“苛克”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书面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6、7的详细引证。
苛克(hēkè)是一个中文词汇,用来描述严酷、严厉的态度或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对别人的要求极高、严格,或者对自己要求苛刻、严厉。
苛克的拆分部首是苛(kē)和克(kè)。苛的笔画数为8,克的笔画数为7。
苛克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追溯,它可能是在古代汉语中形成的。虽然苛克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仍然被用于描述对他人或自己的严格要求。
在繁体字中,苛克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写法中,苛克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由于汉字写法的演变,古代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
1. 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苛克,每天都要学习十个小时。
2. 这位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苛克,考试不容许一点错误。
1. 苛求:要求非常严格。
2. 苛责:严厉地责备或批评。
1. 严格:要求或处理得很严厉。
2. 严苛:要求非常严格,对人或事物的要求极高。
宽容:对他人的要求不苛刻,宽容对方的行为或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