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恳发愤。 唐 元稹 《训别致用》诗:“我有恳愤志,三十无人知。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恳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解释,主要依据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有所差异:
勤恳发愤
这是该词在古籍中的常见含义,强调专注努力、奋发向上的态度。例如唐代诗人元稹在《训别致用》中写道:“我有恳愤志,三十无人知”,此处“恳愤”即指作者勤勉发奋却未受认可的志向。
真诚而愤慨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真诚且情绪激昂”,结合了“恳”(诚恳)与“愤”(愤怒)的双重含义,形容人在表达不满时既真诚又激动的情态。
恳愤(kěn fè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的是真诚地、诚恳而激烈地表达愤怒或不满。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忄”和“贲”两个部首,其中“忄”是心部,表示与情感有关的意义;而“贲”则是贝部,表示与言语有关的意义。根据笔画顺序,恳愤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13。
恳愤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起初的写法是“懇憤”。在繁体字中,恳愤的写法保留了“懇憤”这种形式。古代的汉字写法和现代的略有不同,但其基本意义没有发生改变。
以下是一些使用恳愤这个词的例句:
1. 我对他的不作为感到非常恳愤。
2. 他毫不保留地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恳愤。
组词:
恳求、愤怒、愤慨、懊恼、激动、诚心、诚恳
近义词:
激愤、愤愤不平、义愤填膺、气愤、怒火冲天
反义词:
冷静、平和、淡定、宽容、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