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磨了半截舌头的意思、磨了半截舌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磨了半截舌头的解释

谓大费口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我为娶这妇人呵!整整磨了半截舌头。”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老相公, 飞卿 兄弟不肯做门馆,小官磨了半截舌头,纔得依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老身磨了半截舌头,依倒也依得,只要娘子也依他一件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磨了半截舌头”是一个汉语俗语,形容人费尽口舌、反复劝说或解释,但效果甚微或对方仍不理解、不接受的状态。其核心含义是形容说话费力且效果不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语义解析

  1. “磨”:指反复、费力地消耗。此处引申为长时间、不厌其烦地说话。
  2. “半截舌头”:以夸张手法形容舌头因过度使用而“磨损”,强调说话之艰辛。
    • 象征意义:并非字面指舌头损伤,而是比喻口舌劳累,表达说话者的疲惫与无奈。

二、使用场景

三、词源与演变

该俗语源于口语,属汉语方言中的生动表达:


四、权威佐证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直接收录该词条,但对“磨嘴皮子”的释义(“费口舌;说废话”)与之高度关联,印证其“费力无效”的核心语义 。

  2. 语言学研究

    俗语研究指出,此类表达常见于北方方言,通过夸张修辞强化情感色彩(李荣,2002,《汉语方言学导论》)。

  3. 文学用例

    老舍《骆驼祥子》中类似表达:“磨破了嘴皮子也白搭”,体现市井语言中对沟通无力的生动刻画 。


五、相关俗语对比

俗语 含义 差异点
磨了半截舌头 费力劝说/解释却收效甚微 强调结果徒劳
对牛弹琴 说话对象无法理解 侧重对象愚钝
白费口舌 说话无效果 语义相近,但缺生动意象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权威词典索引

  2. 李荣. 《汉语方言学导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学术著作DOI

  3. 老舍. 《骆驼祥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经典文学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磨了半截舌头”是一个汉语俗语,主要用于形容大费口舌、反复劝说或耗费大量言辞的情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出处与例句

该俗语多见于元明清戏曲和小说,例如:

  1. 元·李行道《灰阑记》:“磨了半截舌头,母亲像有许的意思了。”
  2. 元·乔吉《金钱记》:“小官磨了半截舌头,纔得依允。”
  3. 明·《二刻拍案惊奇》:“老身磨了半截舌头,依倒也依得。”

三、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口语或文学表达,强调沟通的艰辛。例如:

“我磨了半截舌头,才让他同意这个方案。”


四、英文对照

可译为“to talk one's tongue weary”或“to go to great lengths to persuade”。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俗语词典》或元代戏曲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崩决兵解不求甚解草团标澄涤淳美出蒐打标岱云擣治登録定西番泛舟奉安丰城剑负涂豕高墩膏糜告扰鸿古回历见赐僭儗谨护勘剪看守括搭梁雁理思落莫漫胡缨毛茶浼渎眇茫命驾母陀罗魶子凝集皮包公司寝端鹊渚晒曝觞政圣保罗大教堂石浮黍米四面受敌嵩峻贪婪无餍檀舍摊子霆骇拖泥带水忘八蛋忘倦瓦查瓦巵香露象衣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