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 汉 王延寿 《桐柏庙碑》:“衢庭弘敞,宫庙嵩峻。”
"嵩峻"是由"嵩"和"峻"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绘山体形态特征。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地理文献记载:
一、词源解析 "嵩"本义特指中岳嵩山,《说文解字》释作"中岳,嵩高山也",段玉裁注强调其"独以'高'称"的特点;"峻"在《尔雅·释山》中注为"高而险也",二字组合后形成递进式形容词。
二、核心释义 该词指山体兼具巍峨高度与陡峭形态的双重特征,《水经注》在描述太行山脉时曾用"嵩峻连天"形容其山势,既突出垂直维度上的雄伟(嵩),又强调水平维度上的险要(峻)。
三、语用特征 该词多用于古代地理志与山水文学作品,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在《徐霞客游记》等典籍中可见其与"逶迤""嶙峋"等词形成语义场,共同构建山岳景观的文本意象。
注:本文核心释义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第3册第876页,词源解析参考《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437页。
“嵩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ōng jùn,意为高大,多用于形容建筑或自然景观的雄伟气势。
词义解析
古典文献引用
现代应用与关联
“嵩峻”是兼具古典韵味的形容词,常用于强调高大、宏伟的意象,既可描述人文建筑,亦可呼应自然山川的壮丽。如需更多例句或扩展信息,可参考汉典、古诗文网等权威来源。
菴薆按治板锉本分官鼻水博敞剗马打火石帝灵地宇锻件芳迹風漣覆亏高更告止幡个案公物氿泉骇心动目核弹乎而经费既然祭诗勌游絶美咀嚼英华袀玄鸾鷄鸾雀漉酒谩谰媒諓闷葫芦绵亘明誓木雕宁哥平芜情谊圈盘腿入门三尺青蛇商略删节省鉴申约失眠事与原违霜林熟火缌缞燧石擡贴挑泛枉伏潇飒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