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髀石的意思、髀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髀石的解释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狩猎用具。亦为一种游戏器具。《元史·太祖纪》:“復前行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元朝秘史》卷三:“ 札木合 将一个麅子髀石与 帖木真 , 帖木真 却将一个铜灌的髀石回与 札木合 。” 李文田 注:“《契丹国志》曰: 宋真宗 时, 晁迴 往 契丹 贺生辰,还言国主皆佩金玉锥,又好以铜及石为槌以击兔。然则髀石乃击兔所用,以麅鹿之骨角或铜灌而成也。 杨宾 《柳边纪略》曰: 宁古塔 童子相戏,多剔麞麅麋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於囊,岁时閒暇,虽壮者亦为之。据 杨 此文,则此风不特 蒙古 ,并可知 帖木真 与 札木合 所以交换髀石之故,噶什哈即满洲语指髀石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髀石(bì shí),又称“嘎拉哈”或“背式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语词,主要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骨类玩具

    指羊、鹿等动物的膝盖骨(距骨),经打磨后用作传统游戏器具。其四面分别称为“坑”“背”“针”“轮”,玩法包括抛掷、抓取等,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及中原民间。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267页

  2. 历史典故中的代称

    因牲畜腿骨可占卜或象征征战,引申为军事意象。如《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以髀石占卜征战吉凶,后成为尚武精神的隐喻。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髀"字条


二、文化延伸


三、学术参考

  1. 文献考据

    王国维《观堂集林》考证髀石为古代“击壤”游戏道具,与《荆楚岁时记》所载民俗相印证。

  2. 考古实证

    内蒙古辽代墓葬出土髌骨玩具(现藏内蒙古博物院),其形制与文献描述一致,证实髀石的实物形态。


权威参考文献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出版物及可公开查证的博物馆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

“髀石”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词义

“髀”指人或动物的大腿骨(如《说文解字》载:“髀,股也”),而“髀石”特指某些动物(如羊、鹿)后腿膝关节处的距骨。其形状呈不规则立方体,表面光滑坚硬。

二、文化用途

  1. 游牧民族游戏器具
    蒙古族、哈萨克族等草原民族将羊髀石(蒙语称“沙嘎”)用于传统游戏,通过抛掷、弹击等方式进行竞技,这种游戏已有千年历史,常见于那达慕大会。

  2. 占卜与象征意义
    古代游牧民族将髀石钻孔串成项链,认为具有驱邪护身作用。萨满教中还会用其占卜吉凶。

  3. 文献记载
    《史记·匈奴列传》提到匈奴人以髀石作游戏器具,《元朝秘史》也记录了成吉思汗幼年与伙伴玩髀石的情景。

三、现代应用

如今在内蒙古等地,髀石游戏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博物馆中常见古代髀石文物,其独特造型也常被制作成旅游纪念品。

备注:需注意“髀石”与采矿术语“矸石”(废矿石)的区别,二者在字形、含义上均无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巴林扳高报账疕疡镵肤承弊称陈乘势使气充博寸廪點書定乱抵手斗霜傲雪佛坛宫祠鸹鸧观者云集闺教过谪海南沈焊剂寒砚浩淼黄表画意贱年贱迍诘抗节制借重樛枝骏烈峻削老东人离女隆深龙幰玛雅文化妙术木斫普天弃如敝屣邱坟鋭阵散吏扫地夫身后识方干深入不毛舌言实受束囊讨探头里人荼苦温禺陷滞小像下缒邪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