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鉴的意思、明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鉴的解释

(1) [bright mirror]∶明亮的镜子

(2) [explicit example for reference]∶指能够引以为戒的明显的前例

(3) [perceive]∶明察,洞察。旧时称颂人有见识有眼力

详细解释

见“ 明鑑 ”。


亦作“ 明鉴 ”。亦作“ 明监 ”。1.明亮的镜子。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明鉴镜察,当照其胷怀耳。”《新唐书·魏元忠传》:“夫明鑑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臣请借近以为諭。”

(2).称人善于识别事物;明察。《后汉书·段熲传》:“圣朝明监,信纳瞽言,故臣谋得行, 奂 计不用。”《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俊 自少及长,以人伦自任。同郡 审固 、 陈留 卫恂 本皆出自兵伍, 俊 资拔奬致,咸作佳士……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晋书·王恭传》:“赖先帝明鉴,浸润不行。” 清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以揖让为美德,以优待为欺饰,请太后明鑑。” 茅盾 《子夜》二:“嗯,嗯,请三老爷明鉴。关厂的话,现在说出去,恐怕会闹乱子。”

(3).明显的鉴戒或借鉴。《后汉书·陈蕃传》:“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近习之权,復相扇结。”《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苟闕斯二者,而徒事佛求福, 梁武 之事,可为明鑑。”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关镇杂记·三关》:“ 元 人进《金史》表:‘劲卒擣 居庸关 ,北拊其背;大军出 紫荆口 ,南扼其吭。’此古今都 燕 者防患之明鑑也。”

(4).喻月或平静的水面。 宋 苏轼 《曲槛》诗:“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鉴"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字面本义:明亮的镜子

    • 指光洁明亮、能清晰映照形象的镜子。这层含义直接源于"明"(明亮)和"鉴"(镜子)两个字的组合。古人常以铜为镜,打磨光亮的铜镜方能清晰照人。
    • 例如:"以铜为鉴,可正衣冠",这里的"鉴"即指镜子,"明鉴"则强调其明亮清晰。
  2. 核心引申义:明晰的洞察力与借鉴

    • 明晰的洞察力/眼光: 这是最常用的引申义。比喻人具有敏锐、深刻、透彻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是非曲直或未来的趋势。
      • 例如:"先生高见,真乃明鉴!"(称赞对方见解高明,洞察力强)。
    • 明显的借鉴/教训: 指清晰可见、可供后人引以为戒或学习效法的前例、经验或教训。强调其警示或指导意义显著、不容忽视。
      • 例如:"历史兴衰,足为后世明鉴。"(历史的成功与失败,足以成为后世明显的借鉴)。
  3. 现代常用义与敬辞用法

    • 敬辞(洞察力): 在现代汉语中,"明鉴"常用于下对上或书信中,作为敬辞,表示请求对方仔细审察、明辨是非或恳请对方理解、体察。此时核心仍是强调对方具有洞察力,带有尊敬和恳请的意味。
      • 例如:"其中缘由,恳请领导明鉴。"(恳请领导洞察其中的原因)。
      • 例如:"以上所述,皆为实情,伏望明鉴。"(书信结尾,希望对方明察)。
    • 借鉴意义: "提供明鉴"、"作为明鉴"等说法,强调提供清晰、有价值的参考或警示。

"明鉴"的核心在于"明"(清晰、明显)和"鉴"(镜子→映照→审察→借鉴)的结合。它既指实物的明亮镜子,更常用于比喻深刻的洞察力、判断力以及显著的历史经验或教训。在现代语境中,作为敬辞请求对方明察和理解是其重要用法。

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权威释义来源)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2009). 辞海 (第六版彩图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提供历史渊源及引申义解释)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94). 汉语大词典 (第5卷).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提供详细例证及古义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

“明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 “明”指清晰、明确,“鉴”指镜子或审视。组合后字面意为“明亮的镜子”,引申为对事物清晰透彻的观察和判断。
  2. 核心内涵

    • 指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鉴别,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真相,强调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引申含义

  1. 作为名词

    • 明亮的镜子:如“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比喻能清晰反映事物的工具。
    • 明显的前例:指可供借鉴的历史教训,如“前车之鉴”。
  2. 作为动词

    • 明察、洞察:形容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辨明是非。例如“请大人明鉴”表示请求对方公正裁决。

三、用法示例

  1. 书面语与敬辞

    • 旧时公文中常用“伏乞明鉴”表达对上级裁决的请求。
    • 现代可用于称赞他人见解深刻,如“先生高见,真乃明鉴”。
  2. 历史与文学

    • 《明鉴》为史书名称,体现以史为鉴的深意。
    • 古诗文中也借指月亮或水面,如“湖光如明鉴”。

四、英文翻译


“明鉴”既可指具象的镜子或历史教训,也可形容人的洞察力,语境不同含义侧重各异。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参考、6的文献摘录。

别人正在浏览...

安卡拉白乳宝塔糖不起劲残秽策援拆梢唇齿相须出入格攒集迭暴笃生耳目心腹羔皮宫妓宫怨河冯讙愉画意诗情昏昏沉沉沍霜翦缀井底引银瓶镌汰军导賫持灵卉龙翥靡迤磨洗木馒头木面雕刻浅涩桥脚骑鹤更扬州秦桧起坐取解三十六物三章扇箑剩菜双斧伐孤树疏俊説语树塞输赢诵数台遣使谈慰挑嘴推脱王佐之才猥滥现金线绉隙雠协和偕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