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树塞的意思、树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树塞的解释

见“ 树塞门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树塞"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源于古代文献,指立于门内作为遮蔽的短墙或屏风,引申为阻挡视线的障碍物。以下是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古代经典注疏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本义

    "树"在此处意为竖立、设置;"塞"通"僿"(sài),指粗陋、质朴的屏障。《汉语大词典》释为:"门内作为遮蔽的屏风",强调其遮挡功能。

  2. 引申含义

    代指阻碍视线的遮蔽物,如《礼记·郊特牲》郑玄注:"树,谓屏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可见其等级象征意义。

二、文献溯源

  1. 《礼记》经典用例

    《礼记·郊特牲》:"台门而旅树……大夫之僿礼也。" 孔颖达疏解:"树塞谓立屏于门,以蔽内外",明确其屏障属性。

  2. 古代礼制关联

    据《周礼注疏》,"树塞"属周代建筑礼制,天子诸侯设于门外,大夫士置于门内,体现尊卑秩序。

三、语义演变

汉代以降,"树塞"渐引申为抽象障碍。如王充《论衡》:"树塞门庭,非能蔽形",喻指认知隔阂。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汉]郑玄 注, [唐]孔颖达 疏. 《礼记正义》[M].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汉]王充. 《论衡·书解篇》[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4. [清]孙诒让. 《周礼正义》[M]. 中华书局, 1987.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古代汉语词典》[Z]. 商务印书馆,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树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树塞门”的简称,常见于古代诗文或典籍引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树塞”即“树塞门”,指用树木或类似屏障物阻挡门户,象征一种遮蔽或隔离的状态。该词结构由“树”(种植、树立)和“塞”(堵塞)组成,字面可理解为“以树为塞”。

  2. 文学用例

    • 唐代周朴《寄塞北张符》中的“陇树塞风吹”,描绘边塞树木在风中形成屏障的景象。
    • 明代刘基诗句“蓬蒿如树塞园庐”,以植物茂密堵塞居所暗喻隐逸环境的封闭。
    • 宋代舒岳祥“绿树塞柴门”则直接呈现树木遮掩柴门的画面,体现自然与生活的交融。
  3. 可能与典故的关联
    部分诗文(如明代袁凯“仲父虽云仁,树塞犹见非”)或暗含对历史典故的化用,但具体出处需结合《论语·八佾》中“邦君树塞门”等记载进一步查证,此处暂存疑。

  4. 其他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作为古文研究或诗文赏析的词汇,读音为shù sāi(注音:ㄕㄨˋ ㄙㄞ)。

如需更深入的典故分析,建议参考《论语》或汉典()等权威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跋扈半月谈被疾敝鬼玻璃不纯沧耳草棉插伙察视澄思摴蒲出上打剌酥顿委浮沤丐留犷骜灌园国医含水和议后浪推前浪猴年马月槐夏积坳矜名妒能禁用击筑悲歌基祚捐纳箟簬捃拾距虚开喉顿嗓狂煽了完勒卒厉民李十郎沦铺脉络分明毛头小子尿盆儿被山带河弃明投暗驱愁让开容与桑中之喜生前太憨生汰弃踏雪停靠吞吃讬色五丝勿庸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