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绝的意思、割绝的详细解释
割绝的解释
断绝;割断。《三国志·蜀志·杜微传》:“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絶,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何典》第五回:“﹝ 雌鬼 ﹞咬紧牙牀骨,伸直后脚,死割絶了。”
词语分解
- 割的解释 割 ē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灾害:天降割于我家。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 绝的解释 绝 (絶) é 断:绝种。绝缘。绝嗣。绝情。绝迹。断绝。杜绝。灭绝。空前绝后。 尽,穷尽:绝命。绝望。绝境。绝棋。气绝。 极,极端的:绝妙。绝密。绝壁。绝无仅有。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绝色
网络扩展解释
“割绝”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断绝关系或联系,强调通过主动行为彻底断开原本存在的事物、情感或人际关联。由“割”(切断)和“绝”(彻底断开)两字组成,带有决绝、不可逆转的意味。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
具体场景
- 人际关系:如断绝亲友往来(例:“自割绝”出自《三国志·蜀志·杜微传》)。
- 情感联系:形容彻底放弃某种情感,如《何典》中“死割绝了”描述决绝的态度。
- 事物关联:用于描述中断合作、协议或物理连接。
-
语义强度
词语隐含“主动选择”和“不可挽回”的语境,常用于书面或正式表达,较口语中“断绝”更显文雅。
三、文献引用
- 《三国志》记载:“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体现因理念不合而主动疏离。
- 《何典》第五回用“死割绝”强化动作的彻底性,带有方言色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断绝、割断、决裂
- 反义词:维系、延续、联结
如需查看更多例证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割绝》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断绝、中断或分离。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刀”和“月”,表示使用刀具将月亮切割成两半。《割绝》在字形上含有一种具体的动作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断绝或分离的含义。
根据笔画计算,割绝这个词共有9个笔画。具体拆分部首如上所述,部首“刀”表示刀具,而部首“月”表示月亮。
《割绝》一词来源于汉语,是汉字的一个词汇。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割绝》一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稍有不同。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割絕」。尽管字形略有不同,但意义是相同的。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割绝的字形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汉的文物中,其字形为「割絜」或「割絕」。虽然形式上有些变化,但它们仍然表达着词语的基本含义。
以下是一个《割绝》的例句:
他们的友谊因为误会而割绝了。
割绝也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割席断交(指断绝来往关系)
割席断义(指背弃盟约或违背信义)
与割绝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语包括:
增进(相反词语,表示加强或促进关系)
分离(相近词语,表示分开或分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