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明辨的意思、明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明辨的解释

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言忠信,行篤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 陶行知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我们对于国外学制的经验,应该明辨择善,决不可舍己从人,轻于吸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明辨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清晰、明确地辨别或区分事物的是非、真伪、优劣等,强调通过理性分析得出准确判断。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释义与分析:


一、基础释义

  1. 清晰辨别

    指对事物本质、细节或差异进行透彻观察与区分。

    例:在学术研究中需明辨史料真伪。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第915页。

  2. 理性判断

    强调基于事实与逻辑的审慎分析,避免主观臆断。

    例:法官明辨证据后作出公正裁决。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ISBN 978-7-5432-3278-9,第10卷,第312页。


二、语义解析


三、使用场景


四、同义辨析

词汇 侧重点 与“明辨”差异
辨别 识别差异(基础层) 缺乏“深入分析”义
鉴别 专业领域真伪判断 侧重技术性评估
明断 快速决断 强调时效性而非过程性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ISBN 978-7-301-31500-2,第178页。


五、权威引用

“明辨是理性认知的高级形态,需综合观察、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

来源: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12年,ISBN 978-7-100-09205-0,第207页。

网络扩展解释

“明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明确地分辨或辨别清楚,通常用于强调在复杂情境中清晰区分是非、对错或真伪的能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古典出处

  1. 儒家经典:
    最早见于《礼记·中庸》提出的治学五阶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明辨”强调在广泛学习后,通过理性辨析形成清晰认知,是实践的前提。

  2. 清代文献:
    姚鼐在《赠孔撝约假归序》中,将“博闻明辨”视为治学的次要层次,而“忠信笃敬”为根本,体现明辨在学术中的应用。


三、实际应用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总结

“明辨”不仅是理性分析能力的体现,也是儒家倡导的治学与修身的重要环节。它要求人们在复杂信息中保持独立思考,通过严谨辨析达到真知,最终指导实践。

别人正在浏览...

半截腰边鱼别念驳轹撑拄虫灾抽秘骋妍丑座打乐点勘递加俸户丰取刻与纷若富春山夫离港府公务员鬼金羊国破家亡寒月回心转意祸从口生谫然矫强浇僞居简钜狡老而弥坚老态龙钟辽西刘柳鹿麛率时卖质媒媒眉头眼尾门单内侄女鸟卵宁民平均差跷脉汽阀清抗清駃琼函琼柱驱迮上衣赏月删华就素生态危机髫稚无能之辈忤往香资仙井见世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