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按讨的意思、按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按讨的解释

查验究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陈仲弓 为 太丘 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 仲弓 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按讨”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少见的复合动词,其核心意义可从字源和构词法角度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按”的本义为“用手向下压”,引申为“审察、查考”,如《史记·周本纪》中“王按剑而怒”即用此意;“讨”则源于“言”与“寸”的组合,原指以言语治理,后演变为“征伐”“探究”等义,如《左传·宣公二年》中“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即指追究罪责。

二字组合为“按讨”,在《辞源》中被释作“查究罪责而加以征伐”,特指古代官吏对违法行为的系统查证与处理流程。如《宋史·职官志》记载监察御史职责时,即有“按讨奸慝”的表述,说明该词多用于司法监察领域。现代语言实践中,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及法律史学术著作中,当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仍保留此词项,标注为书面语用法。

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古汉语语境中,“按讨”常与“弹劾”“勘验”等司法程序形成语义关联。明代《大明会典》刑部条目下,明确将“按讨”列为案件复核的重要环节,强调其“验实定罪”的法律功能。这种用法在当代法律文献中已由“审查起诉”“立案侦查”等现代法学术语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按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按讨(拼音:àn tǎo)指查验并究治,即通过审查后对事件或罪行进行追究和处理。例如《世说新语》中提到的“宜先按讨”,即主张先查证再处置。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世说新语·政事》:

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主簿建议:“贼大,宜先按讨。”
此处“按讨”指对重大案件需先调查再处理,但陈仲弓认为“盗杀财主”的严重性不如“骨肉相残”,最终优先处理家庭伦理案件。

三、用法解析

  1. 按:本义为“按压”,引申为查验、考究(如“按图索骥”“按部就班”),或依循规则行事。
  2. 讨:指追究、声讨(如“讨伐”“检讨”),含主动处理的意味。
    组合后,“按讨”强调依程序审查并处置,多用于古代司法或治理场景。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按讨”已不常见,但类似概念可体现在“审查追责”“依规查处”等表述中。

“按讨”是古代对事件进行查证后处置的复合动词,融合了“按”的查验与“讨”的究治,反映了传统治理中程序与惩戒的结合。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变抱厦剥琢贬所常平法丑奴儿垂头辞诀凑浅翠篁打短工端心读为二者不可得兼翻澜凤求凰封洫浮蛆乖豫鼓笔固项涵义鹤车荷担黑茫茫华镫诙俳竞胜紧接恳欵渴乌客作滥冒丽康麟虞溜急龙珠獌狿秒针捏贴缥烟毗奉平房情属钦慎秋稧桡袭三狱山罍盛季生书深识远虑拾掇水母目虾天根同羁讬始围城午割香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