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庙号的意思、庙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庙号的解释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详细解释

(1).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晋书·成帝纪》:“癸巳,帝崩于 西堂 ,时年二十二,葬 兴平陵 ,庙号 显宗 。”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两 汉 。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唐 颜真卿 《论元皇帝祧迁状》:“昔 汉 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 前汉 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至 后汉 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 光武 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单表 北宋 太祖 开基,传至第八代天子,庙号 徽宗 。”

(2).后世亦用以称父殁后在宗庙所立之木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东士庶痛则称禰。禰是父之庙号,父在无容称庙,父殁何容輒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祭祀时所用的称号,起源于商朝,后经汉朝恢复并完善,成为对帝王历史地位的重要评价体系。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概念

  1. 定义
    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称号,通常以“祖”或“宗”为后缀,如汉高祖、唐太宗等。其核心作用是确立帝王的正统地位,彰显其功绩与德行。

  2. 与谥号的区别
    庙号专属于帝王,且仅用于太庙祭祀;谥号则是对帝王、后妃、重臣一生功过的概括性评价(如“文”“武”“厉”等),适用范围更广。


二、起源与发展


三、庙号的分类与含义

  1. “祖”类庙号

    • 太祖、高祖:开国皇帝专属,如宋太祖赵匡胤、唐高祖李渊。
    • 世祖:用于完成统一大业或迁都定鼎者(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顺治)。
  2. “宗”类庙号

    • 太宗:第二位重要帝王,常为王朝巩固者(如唐太宗李世民)。
    • 高宗、仁宗:多赋予守成且有德政的君主(如宋仁宗赵祯)。

四、历史意义

庙号不仅是祭祀符号,更承载政治功能:


五、典型示例

庙号 帝王 朝代 功绩特点
太祖 朱元璋 开国皇帝
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世祖 忽必烈 统一中国
高宗 乾隆帝 康乾盛世顶峰

庙号是古代帝王“盖棺论定”的历史标签,兼具祭祀与政治功能。其演变过程(从商周到明清)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变迁,也是研究帝王历史地位的重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庙号

庙号是指中国古代皇帝驾崩后,庙堂祭祀时所用的特定称号。它由两个汉字组成,拆分部首为广和心,总共有5个笔画。

来源

庙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在中国的帝制社会中,皇帝是天人之间的桥梁,被视为神灵一般的存在。因此在皇帝驾崩后,庙堂会为其设立庙宇,举行祭祀仪式以祭奠先帝的神灵。为了区分不同的先帝,他们会被赐予不同的庙号。

繁体

庙号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 "廟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庙号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庙字的上方有一个广字,下方是一个心字。两个字写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例句

一个例句中可以使用庙号来表示古代某位皇帝的庙号,例如:"尊号如宣,庙号世祖"。这句话表示他的尊号是"如宣",庙号为"世祖"。

组词

- 庙堂 - 庙宇 - 祭祀 - 先帝 - 尊号 - 神灵

近义词

宫号、陵号

反义词

还没有确立较为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