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通的意思、马通的详细解释
马通的解释
马粪。《后汉书·独行传·戴就》:“主者穷竭酷惨,无復餘方,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 李贤 注:“《本草经》曰:‘马通,马矢也。’” 宋 梅尧臣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诗:“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嫗。” 清 邵长蘅 《城根妇》诗:“彼何者妇,椎髻蒙茸。朝拾马通,暮拾马通。衣单腹饿,拾不满笼。”
词语分解
- 马的解释 马 (馬) 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笔画数:; 部首:马; 笔顺编号:
- 通的解释 通 ō 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
专业解析
"马通"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与马匹相关:
1. 马粪
- 本义: 这是"马通"最核心、最直接的含义。"通"在此处并非指"通行",而是古汉语中"粪"的别称或雅称。因此,"马通"即指马匹排泄的粪便。
- 文献佐证: 此义项在古代文献,尤其是医药典籍中常见。
- 《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著):在"兽部·马"条目下,明确记载了"马通"(马粪)及其炭化物"马通汁"(即马粪水或经处理的马粪汁液)作为药材使用,用于止血等症。
-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典故(即"四知"典故),其中提到杨震拒绝贿赂时,行贿者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以此名言回应。后世引用此典时,有版本(如《幼学琼林》)提及行贿者试图以"马通"(此处喻指微薄的财物或肮脏之物)行贿,更凸显杨震的清廉。
2. 马粪汁 (特指作为药用的处理品)
- 引申义: 由"马通"(马粪)引申而来,特指经过一定处理(如浸泡、澄清)的马粪汁液,称为"马通汁"。这在古代中医中是一种特定的药物。
- 用途: 主要作为止血药使用。
- 文献佐证:
- 《名医别录》 (魏晋时期本草著作):记载了"马通"(应指马通汁)的药效。
- 《本草纲目》:如前所述,详细记录了"马通"(马粪)和"马通汁"(马粪汁)的药用方法和主治范围。
"马通"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马粪。在此基础上,它有一个特定的引申义,指作为中药材使用的马粪汁(马通汁),主要用于止血。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现在古籍、历史文献或研究古代医学、文化的语境中。其权威释义主要源自古代经典医药典籍(如《本草纲目》)和历史文献(如《后汉书》及其相关典故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马通”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1.基本释义
“马通”指马粪,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和特定语境中。例如《后汉书·独行传》记载用马粪作为熏蒸手段的酷刑。
2.发音与注音
- 拼音:mǎ tōng(部分文献注音为 mǎ tōnɡ)。
- 注音符号:ㄇㄚˇ ㄊㄨㄥ。
3.历史用例
- 《后汉书》:“主者穷竭酷惨,乃卧就覆船下,以马通薰之。”(描述用马粪熏人逼供的刑罚)。
- 宋代梅尧臣《五月七日见卖瓠者》:“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提及马粪用于农业施肥)。
4.其他别称
在部分方言或文献中,也被称为“马子”“抽水马桶”,但需注意“抽水马桶”在现代汉语中已无此关联,属于历史用法的演变。
5.相关扩展
- 文学隐喻:古代常以马粪象征底层劳苦(如清代邵长蘅《城根妇》描写贫妇拾马粪的艰辛)。
- 药用记载:《本草经》称“马通”为马矢(即马粪),曾入药。
“马通”是古代对马粪的特定称谓,多出现于历史、文学及农业文本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如需更详细文献例句,可参考《后汉书》《本草经》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懊蔼百务倡义秤水陈货垂直面大仰爬脚子丁外艰恩狎梵山番阴飞条丰蠲忿竞否终则泰感恩刚好干鹄高尘割势冠絻寒寠黄牛患难夫妻鹄鹄会向机舂结韤奇数巨室楷式伉俪情深空谷幽兰廉堂临陈李天下丽藻春葩漏诊緑酒马慵立仗秘谋内困宁便盼刀倩服谦套迁莺出谷巧取豪夺鋭精如详缴上首太侈淘浚题糕庭除体元立极问荆文籥五盖遐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