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难堪的样子。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若不回他一句,教他没趣巴巴的,怎么样转去。”
“没趣巴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处于尴尬或难堪的状态,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渔的传奇剧本《蜃中楼》,原文描述角色因得不到回应而陷入尴尬的情节:“若不回他一句,教他没趣巴巴的,怎么样转去。”。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没趣巴巴”逐渐成为固定表达。
“巴巴”的作用
后缀“巴巴”在汉语中常用于加强形容词或动词的语气,例如“眼巴巴”“干巴巴”。此处叠加使用,既强调“没趣”的程度,也渲染出难堪时的具体神态(如手足无措、表情僵硬)。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描写,如:
现代使用中,“没趣巴巴”多带有轻微调侃或戏谑色彩,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含贬义。如需更丰富的例句,可参考《汉典》或《蜃中楼》原文。
《没趣巴巴》是一个中文口语词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没有趣味、无聊、乏味。
「没」字的部首是「一」,共有4画。
「趣」字的部首是「走」,共有7画。
「巴」字的部首是「己」,共有3画。
《没趣巴巴》一词的来源不太明确,但常见于民间口语中。
《没趣巴巴》的繁体写法为「沒趣巴巴」。
在古代汉字中,「巴」字的写法有一些变体,如「巴」字的古代写法为「巴」、又如「巴」字的篆书写法为「巴」。
1. 这个电影真没趣巴巴,一点都不好笑。
2. 这本小说的情节没趣巴巴,读起来很无聊。
3. 我们学校的体育课真没趣巴巴,每次都只是跑步。
1. 趣味
2. 趣事
3. 趣味性
1. 无聊
2. 枯燥
3. 乏味
1. 有趣
2. 有味
3. 精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