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袍的意思、青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袍的解释

(1).青色的袍子。《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南朝 梁 何逊 《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唐 杜甫 《渡江》诗:“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2).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 元 明本 《苔梅》诗:“玉堂试看青袍客,莫忘 江 南有白衣。”按,苔梅,谓枝干上生有苔藓之梅。

(3).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 唐 许浑 《酬殷尧藩》:“莫怪青袍选, 长安 隐旧春。” 清 唐孙华 《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二:“较比 翟公 添气色,青袍日日到门来。”参见“ 青衿 ”。

(4). 汉 以后贱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贱者之服。 唐 杜甫 《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仇兆鳌 注:“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无朝服。”《宣和遗事》后集:“ 粘罕 令左右将青袍迫二帝易服。”

(5).借指寒士。 唐 李商隐 《泪》诗:“朝来 灞水桥 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刘学锴 等集解引 陈帆 曰:“然自我言之,岂 灞水桥 边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贵客,穷途饮恨,尤极可悲而可涕乎?”

(6). 唐 贞观 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 显庆 元年,规定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按,此处“青袍”指县尉之服。

(7).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 元 柳贯 《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诗:“青袍最困微班忝,亲向前星挹斗杓。”

(8).借指出仕。 宋 林逋 《寄祝长官坦》诗:“深心赖黄卷,垂老愧青袍。”

(9). 唐 时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绿,故称。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唐志》尚书员外郎,从六品。 上元 元年制,五品服浅緋,六品服深緑。 朱 注:‘公时已赐緋,而云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旧注谓青袍九品服,误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袍”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随历史语境演变而丰富。根据权威辞书及文献记载,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服饰制度中的身份符号

青袍最初指青色或深蓝色的长袍,为古代官员品级服饰的象征。《汉语大词典》指出,唐代将青袍定为八品、九品官员的常服,如“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青衫”即低阶官服。宋代延续此制,《宋史·舆服志》记载“九品服青”,成为科举制度下寒门士子的身份标志。

二、文学意象的隐喻延伸

在诗词创作中,青袍常被赋予超越服饰本身的文化寓意。例如李商隐“青袍似草年年定”以青袍喻指官职低微、仕途停滞(《全唐诗》卷539)。元代后逐渐扩展至隐逸文化,《佩文韵府》收录“青袍布袜”词组,象征文人脱俗简朴的生活态度。

三、自然物象的诗意指代

部分文献中,“青袍”引申为自然景观的文学化表达。《本草纲目》提及江南地区将茂密青草称为“青袍地”,清代《广群芳谱》则用“藤萝青袍”形容植物攀附山岩的苍翠景象,体现汉语“以衣喻物”的修辞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青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学及文化背景综合理解:

1.基本指代青色长袍

2.象征学子或文人身份

3.代指低级官吏或寒士

4.京剧中的特定戏服

5.历史制度中的演变


青袍的释义需结合具体文本背景,既可指实物服装、自然比喻,也可映射社会阶层,尤以唐代官制和文学意象最为典型。若需深入考证,可参考《颜色文化探源》系列及唐代诗歌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拜惠贬洁谗幸谶瑞顶抗东原斗色断香封王钢筋铁骨割愁肱支归奉顾諟杭杭子豪友黑檎貆猪兼收并录简微金鸭僦钱急景流年捐升拷绸扣盘扪龠枯蝉昆侖丘蓝舆乐色两骑牛连笮乱迹樚栌满眼梅花海鹘猛攻耐战判据强凫变鹤起灰亲懿趋吉避凶区种绕道埏镕蜃女慎行双人舞鼠贼锼剔摊馆同舍生头伏偷幸外生女违俗无父五明囊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