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慵立仗的意思、马慵立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慵立仗的解释

据《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载, 李 专权阻塞言路,“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令 。”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后因以“马慵立仗”为贪恋禄位、不敢直言之典。 宋 陆游 《感昔》诗:“马慵立仗寧辞斥,兰偶当门敢怨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马慵立仗”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主要用于比喻贪恋官位、因畏惧失去利益而不敢直言进谏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唐代权臣李林甫专权时,为阻塞言路,曾以“立仗马”作比告诫官员:立仗马(皇家仪仗队的马)平日静立无声便能享受优厚待遇,一旦嘶鸣就会被淘汰。他借此威胁官员保持沉默,否则将遭贬斥。例如,补阙杜琎因上书言政事被贬为下邽令,李林甫以此例警示其他官员。

二、核心含义

三、文学引用

宋代诗人陆游在《感昔》中曾用此典:“马慵立仗宁辞斥,兰偶当门敢怨锄”,借以表达对官场压抑直言风气的感慨。

四、现代应用

如今可用于形容职场、社会环境中因畏惧权威或利益受损而选择沉默的现象,强调对“趋利避害但丧失担当”行为的批判性。


这一成语通过历史事件和动物隐喻,深刻揭示了权力压制下的人性弱点,兼具文学意蕴与社会批判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马慵立仗

《马慵立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马匹行动懒散,不愿意立即上阵作战。

拆分部首和笔画:马(马部首,4画)、慵(忄部首,10画)、立(立部首,5画)、仗(人部首,7画)。

来源: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用来形容士兵对军事行动的不积极性。

繁体:馬慵立仗。

古时候汉字写法:马(馬)、懒(懶)、立(立)、仗(拓)。

例句:他被战友戏称为“马慵立仗”,因为他总是不愿意参与紧急战斗。

组词:马行空、立身行事、仗义疏财。

近义词:懒散无为、慵懒无心。

反义词:积极上进、勇往直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