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冒失的意思、冒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冒失的解释

[rash;abrupt] 鲁莽

没听明白就下结论也实在太冒失了

详细解释

匆遽;鲁莽。《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就狠命的往树枝上一扑,扑冒失了,跌了下来。”《天雨花》第二六回:“一时冒失全不察,口中吐出白光明。”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七章:“你别冒失了!同志,现在还不到发狠的时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冒失”在汉语中属于形容词,指行事或说话不加考虑、欠缺谨慎的状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冒失”意为“鲁莽;轻率”,多用于形容人在行为或言语上因考虑不周而产生的唐突表现。例如“冒失鬼”“冒失行为”等常见搭配,均指向因缺乏深思熟虑而引发的失误。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冒”在甲骨文中作“冃”,本义为覆盖头部,后引申出“不顾环境、鲁莽向前”的含义;“失”则含有“错漏、失控”的语义(参考《汉语大词典》)。二者组合后,“冒失”一词最早见于明代白话小说,如《醒世恒言》中“休要冒失,须缓缓图之”,生动刻画了未经权衡便贸然行动的人物形象。

该词在使用中存在两点特征:

  1. 语用场景:多用于日常口语批评,如“这话说得太冒失”,也见于文学创作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冒失”在吴语、粤语等方言区的变体用法。
  2. 程度差异:相较于“鲁莽”更偏重客观描述,“冒失”隐含着对行为主体能力不足的宽容,如语言学专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冒失”常与“有点儿”“太”等程度副词搭配,构成“稍嫌冒失”“未免冒失”等委婉批评句式。

近义词“轻率”“莽撞”与“冒失”的细微差别在于:“轻率”强调态度不认真,“莽撞”突出动作幅度大,而“冒失”更侧重判断失误。反义词“谨慎”“持重”则构成语义对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材通过对比分析,揭示该词在汉语反义聚合系统中的坐标位置。

网络扩展解释

“冒失”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说话、做事轻率、鲁莽,缺乏考虑后果的谨慎态度。其核心含义在于“因考虑不周而导致行为唐突或不合时宜”。例如:“他冒失地答应了对方的要求,事后才发现自己能力不足。”

关键要点:

  1. 行为特征:指未经深思熟虑便草率行动,如冒失提问、冒失承诺。
  2. 情感色彩:含贬义,多用于批评或提醒他人注意言行分寸。
  3. 近义词:鲁莽、轻率、唐突;反义词:谨慎、稳重、周密。
  4. 常见搭配:冒失鬼(指常做冒失事的人)、冒失之举、冒冒失失(叠词强调程度)。

使用示例:

别人正在浏览...

跛眇搏膺车灯踌躇不决出器楚艘词言义正当戗荡折丹冥大人国电文抵瑕陷厄度岁丰肌风品汾丘辐至该洽羹饘共总寒湿合同异火兵厩库谲数科举年课能蓝田辽门之鹤榴弹銮轩曼陀铃蜜囊密用侔迹纳谏如流宁固女家塸埞蜱醢裒益千顷牌七宝舆晴丽跂涂跂坐渠首弱口时中视篆倏霍特恩天忌通导唾手而得亡赖子先导相放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