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eather] ∶寒冷空气和潮湿
穿衣以御寒湿
(2) [cold-dampness]
(3) 病邪。致病则阻滞阳气的运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4) 病证,由于湿困脾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可见畏寒肢冷、腹胀、泄泻或浮肿等症
寒冷潮湿。《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痺,伤於寒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气宛篤不发,化为虫。”
寒湿是中医理论中的病理概念,指寒邪与湿邪结合导致的疾病状态,可从以下方面综合理解:
寒湿既指外感病邪,也指内生病理产物。分为两类:
(注:具体治疗需经专业中医辨证,以上为通用建议)
《寒湿》是一个指代寒冷潮湿的词语。
《寒湿》的“寒”字由宀(宝盖头)和冫(水冰)两个部首组成,拼音为hán,总笔画数为11;“湿”字由氵(三点水)和昔(夕月)两个部首组成,拼音为shī,总笔画数为12。
《寒湿》一词原本来源于中医理论,用以形容环境潮湿且寒冷,易导致身体不适和疾病。
繁体汉字“寒濕”可以用来代替简化汉字“寒湿”,两者的意思和拼音相同。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相比有所不同。《寒湿》一词的古代写法在形状和结构上有所变化。古代写法以篆书、隶书、楷书为主,笔画形态确实与现代有所区别。
1. 最近天气寒湿,记得多穿些衣服。
2. 妈妈说,寒湿环境容易导致关节疼痛。
1. 寒冷:指天气非常冷的状态。
2. 潮湿:指物体表面或环境充满水分,没有干燥的状态。
1. 寒冷:冷、冰冷。
2. 阴湿:潮湿、潮湿多雨。
1. 温暖:寒湿的相反状态。
2. 干燥:潮湿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